标题 | 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复函 | ||||
编号 | 14 | 办理部门 | 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刘磊 | 签发日期 | 2021年7月26日 | 类别 | B |
正文 |
随着近几年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推进,各镇基础设施及城市社区显著增加,但因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时间较短等原因,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整合资源、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水平成为基层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位于红椿镇的七里沟社区是一个易地搬迁社区,共有搬迁户742户,分别从红椿镇10个村及周边东木、向阳、高滩等镇搬迁而来,就存在居民成员复杂、管理难度大,社区基础设施、服务居民不足,群众性自治组织发展滞后、居民参与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同时,新成立的社区迁入的大量人口,均来自不同村、镇的搬迁群众,生活习惯等也各不相同,导致搬迁群众在搬迁后生活上的不适应,同时搬迁后中青年大部分均外出务工,导致社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加之当前乡村振兴,更是需要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活跃农民群众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因此聚焦提升易地搬迁群众必要公共基础服务,建好管好用好农村文化阵地,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及文化供给服务,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一环。 建议: 进一步梳理全县乡镇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情况,理清社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动社区自治水平及文化建设水平。县上做好各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指导及培训,增强基层文件服务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
||||
回复 |
红椿镇政协联络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搬迁社区基础设施配套的 提案”收悉,现函复如下: “十三五”期间,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状 况,我县加快推进易地搬迁步伐,累计有19291户64168人 完成了“挪穷窝、住新居”的历史变革,城乡格局、搬迁群 众生产生活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脱贫群众已从“搬得出”的 短期需求,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长远生存目标转变。完善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社区治理、权益保障等后续扶持工作成为了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焦点、难点问题。自去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围 绕“搭台子、摸底子,补短板、建机制,抓点示范、整体推 进”的工作思路,以“四大专项行动”和搬迁社区“星级” 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构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制定了《紫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个体系”建设,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工。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对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二是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全县新单设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党组织10个、自治组织 10个,监委会及群团妇联组织同步成立,班子齐备,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待遇及办公经费保障 到位。新建12个党群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提供社保、民政、计生等搬迁群众所需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物业管理,2020年成立业主委员会27个,引进物业26个,村委会代管1个。2021年计划组建 业主委员会4个,引进物业公司6个。保证了公共事务有人管、群众事务有人办。 三是对全县“十三五”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配套建设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梳理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教育、卫生、产业、社区工厂等方面建设需求,2020年投资2.56亿元实施后续扶持重点任务及重点领域建设项目114个。其中:新修、改建党群服务中心12个,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62个,新建产业园区19个,新建社区工厂5个,新、改建学校、宿舍8所,新建污水处理厂7个,新建中心卫生院1个。2021年全县计划投资1.9亿元,完成产业园区、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42个。其中:新建配套产业园区8个、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提升项目2个,新建、改建卫生服务机构7个,新建、改建学校7所,完成道路建设、排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个,安置点五星级社区创建智慧安防项目5个。 四是抢抓乡村振兴及苏陕扶贫协作战略机遇,进一步梳理全县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情况,理清社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升,推动社区自治水平及文化建设水平。根据建设需求,对需要完善提升社区公共服务配套的纳入建设计划安排,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逐年落实项目建设需求。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将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指导及培训,增强基层文化服务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感谢你们对此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你们提出的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希望你们对我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顺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特此函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