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号建议的复函

时间:2020-10-30 18:00来源: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号建议的复函
编号 2 办理部门 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签发日期 2020年10月30日 类别 A
正文
        近年来,我县抢抓历史机遇,扎实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在2019年9月30日前基本实现贫困户装修入住,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恶劣地区群众居住安全和生存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快了城镇化、促进了城乡统筹、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群众移民搬迁后却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搬迁群众的就地就近就业问题;二是搬迁后安置点的物业管理以及红白理事服务中心的设立问题;三是安置点短时间内迁入大量人口,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如安置点全方位监控系统的安装等问题;四是迁入人口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而导致的社会治安问题。
建议:1、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和建立社区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扶贫搬迁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就业群众的经济收入,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积极引导和帮助各安置点配设物业公司,为安置点群众提供水、电、清洁卫生等日常的生活管理和服务;将安置点按照所在的区域划归相应的村、社区管理,完善相应的迁出、迁入户口手续,解决子女就近上学等问题。同时将安置点纳入所在村、社区的红白理事会服务范围,解决安置点群众办理红白喜事的问题。

        3、进一步完善安置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在各个扶贫安置点全方位、无死角地安装监控系统,消除安全隐患,解决安置点群众的安防问题;在有条件的安置点设置娱乐健身设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安置点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4、以召开群众会或入户走访等形式对群众进行法治和新民风宣传,鼓励群众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形成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光荣,违法乱纪、等靠要等懒惰思想耻辱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引导,切实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减少邻里纠纷和其它各种社会矛盾;同时要加大安置点的执法巡查力度,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回复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扶问题的建议”收悉,现函复如下: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承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课题。今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围绕市委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印发了《紫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督查考核体系,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聚焦就业核心,多渠道促增收
        一是立足搬迁安置社区周边资源禀赋,新建19个农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19个产业园区全部建成,带动周边搬迁户1500 余人务工。全县“十三五”100户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除五保户、少数集镇周边不具备建设农业产区园区外),实现了周边农业产业园区全覆盖。
        二是加大安置点社区工厂建设力度。今年建新型社区工厂5个,已建成投用3个,2个在建。加强招商力度,引进陆昊鞋业、昊蕴天成鞋业、豆哥儿毛绒玩具等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新社区工厂 75 家,累计吸纳就业 299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82人,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 615 人。
        三是新开发公益性岗位98个,统筹生态护林员、特设公益性岗位、弱能户扶贫公益专岗位、护河员、村级信息员、防疫员、饮水安全管理员、城镇公益性岗位等共6744个,同时安排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以工代赈项目、服务安置点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用不低于 30%的岗位优先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通过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2521人,目前在岗1481人。
        四是加强组织化劳务输出。主动对接本县人力资源公司、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社会事业局、江苏企业等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收集西安、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务工岗位信息,工作岗位包含一线操纵工、缝纫工、检验员、设备技术员、仓储叉车工、焊接工(胶工)、装配工等,所有岗位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各级就业扶贫工作人员有义务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31792户67551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实现就业创业15379户31806人,完成“有劳动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至少 1 人稳定就业”工作目标。
        五是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针对企业、社区工厂实际用工需求和贫困劳动力特点,适时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对县内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新招录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培训课时达80课时以上的每人每天 50 元的生活和交通补助,提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依托各部门、各联席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按需求、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精准化电商培训和SYB 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他们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创业就业提供指导。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13322人,其中,2020年培训1198人。
        二、聚焦加快融入,强化服务管理
        一是全县规模以上安置点成立主业委员会27个,引进物业26个,村委会代管1个。10个新单设安置点党组织、自治组织推行搬迁户入住台账管理制度,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民政、社保、创业就业、扶贫、综治等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入园入学、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民政救助、计生服务、证照办理、留守人员关爱等“一站式”服务。建立“一约四会”机制,成立红白理事协会,规范搬迁群众红白理事活动,推行集中殡葬制度,倡导婚事俭办、厚养薄葬新风。各镇积极开展生活技能、治安安全知识培训和新民风宣传,改变生活陋习,强化搬迁群众防盗、防火意识,规范安全用火、用电行为,营造搬迁群众共同参与的平安建设氛围。
        二是完成了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投入资金539.95万元在全县17个镇、207个村(社区)搭建视联网络。同时实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每个村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安装6处监控,共计投资 300 余万元安装1600余处监控,基本覆盖全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周边范围。截至目前,已完成1500余处,预计11月中旬可全面完成。10个新设立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监控系统全面建成,实现了安置点社区内部及周边监控全覆盖。
        三是县公安局牵头负责,在城关镇仁和社区、蒿坪镇红旗社区、红椿镇七里沟社区等3个大型安置点完成标准化警务室建设,配备警务力量,搭建社区智慧化管理平台,加强社区内社会治安治理。在集镇安置点建成6个警务站、18 个村级安置点设立警务联系点,构建起安置点社会治安管理体系。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事关搬迁群众福祉。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政策机遇,抓点示范,补强短板,抓出成效,整体推进,以实实在在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感谢您对此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希望您对我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顺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