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的复函

时间:2020-12-08 18:00来源:紫阳县农业农村局
标题 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的复函
编号 22 办理部门 紫阳县农业农村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鲍务林 签发日期 2020年12月8日 类别  A
正文

        紫阳县位于秦岭巴山腹地,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的自然选择,丰富的生物遗传多样性,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库、中药材之乡、中国硒谷、中国茶乡”之美誉。紫阳不仅有云木香、大黄、猪苓、天麻、白芍、白术、苦参、丹参等道地中药材,还有16种生产发展历史悠久的紫阳地方农业优良品种,其中紫阳茶群体种、紫阳金钱橘、陕南白山羊和巴山黄牛在紫阳种植养殖均在千年以上;紫阳七月李、紫仁核桃、乌龙早玉米、乌洋芋、本地白苕等品种也有二百年左右的种植历史。针对我县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缓慢无序、品牌效益发挥不力、知名度宣传不高等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好申报测序前期工作。建议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依托我县动植物物种独特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前期申请测序。一是对我县农林牧地方优良品种及珍稀、濒危品种开展整理、收集工作,对各物种产地的保存情况和利用潜力等综合分析,为“中华基因库”项目科研团队提供申报生物资源样本,便于项目科研组开展评价、调查、收集、保存和分子技术的综合研究。二是积极与中央台“中华基因库栏目组”联系,通过央视主流媒体的关注,在推动该科研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宣传的同时,加大对我县青山绿水自然环境的宣传。

        二、推动物种进入“中华基因库”。建议县上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县领导任组长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对列入国家级“中华基因库”物种,以“存、读、写”,促“研、学、产”成果转化利用。如我县发现的特异茶树种紫阳1号,20多年从未开花结果,是国内乃至国际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不开花不结果的茶树,是极宝贵的茶树种质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宝贵财富,蕴藏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和可贵的利用价值。需要对我县更多的农林牧地方优良品种开展基因测序和遗传评估工作,以此为契机,找准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
        三、积极招商引资促产业转型升级。以传统发展思路看,我县发展农业、旅游业,缺乏明显的区位优势、潜在核心动力和大规模投资所需的长远收益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同时,在市场交易和人才流向方面,也处于天然劣势。因此,须转变发展思路,借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接、吸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实力,来带动投资、人才的向心力,培育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通过申报国家级“中华基因库”重大科研项目,吸引国家级科研团队及研发成果落地,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申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华基因库”,配套成果转化,打造包括“中华动植物基因库及展示园林”、“中华人文基因库及其人文馆、科技馆”等,打造基因健康、生命银行、自动控制、物种保护、提纯提萃、复合研发及品牌、市场等上下游经济链,带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生活设施及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
回复

陈建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紫阳地方物种进入‘中华基因库’的提案”已收悉,现函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历史以来,紫阳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如紫阳茶群体种、紫阳金钱橘、道地中药材等独特的农业优良品种。就是这些独特品种,造就了紫阳富硒茶为首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推动紫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独特作用。您提出的“推动紫阳地方物种进入“中华基因库”的建议”,不仅独到,而且对提高紫阳知名度,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以及丰富“中华基因库”基因品种都有积极作用。

        这项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我县目前虽未进行,“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作为农业工作一个重点,为推动紫阳富硒特色产业发展增添引擎。一是加强领导。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落实专门人员具体开展工作,强力推进该项工作;二是加强衔接。积极与“中华基因库”团队联系,积极推介紫阳县丰富且独特的优良品种资源,引起他们高度关注。三是做实前期。全面开展地方优良品种的整理、收集工作,便于为“中华基因库”项目科研团队提供生物资源样本。四是积极招商引资。通过申报国家级“中华基因库”重点科研项目,吸引国家科研团队,通过研发成果招商引资落地。从而推动紫阳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在此,再次感谢您对紫阳县农业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热切期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县“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