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标题):关于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整体教育质量的建议
提案人:邹德宝(东木镇中心学校)
理 由: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落后的村级完小和教学点生源急剧减少,班额严重不足,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而镇中心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现有教育资源尤其是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十分紧缺,无法满足农村学生寄宿就读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因此,进一步整合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迫在眉睫。当前农村中小学面临的突出问题:1、村级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闲置或浪费。2、学校服务半径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多。3、寄宿制学校建设步子小,问题突出:一是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急需新建(改扩建)能够同时容纳全校师生住宿、膳食中心、锅楼房和浴室等生活服务设施项目。二是保育服务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男女生宿舍管理员)严重缺乏。
建议:1、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编制并尽快启动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一是党政领导要建立定期议教制度,结合镇域实际,尽快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确定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的基础上,合理选点,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认真分析各片区生源情况,以乡镇为中心,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果断撤并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把撤并学校资产用于合并后的学校或乡镇中心学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乡镇教育发展。
2、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主要制约瓶颈是经费不足。尽管近年来省市县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但离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争取省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也要解决好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教育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倾斜,为农村教育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重点建设好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改变教育经费的投入办法,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要作为专项资金直接投入到项目。加强现有各项教育资金的整合力度,把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厕所改造等项目资金捆绑用于寄宿制学校建设。建议县政府每年预算一定的资金重点解决师资培训以及学校基础生活设施,如学生床铺、锅炉设备等问题。教育、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教育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防止层层截留和挪作他用,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3、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策资金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也应予以减收和免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宣传和表彰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在全社会营造帮助和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氛围。
4、严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质量关。要严把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关,要建立项目公示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谁建设、谁负责。建设、规划、监理等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加强工程建设的跟踪管理,真正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德政民心工程”。
5、提高师资水平。可探索建立在县域或镇域范围内教师轮岗制度。县城及其周边学校的教师按照三年一个轮回的方式到相对偏远的乡镇寄宿制学校任教,乡镇学校教师按周期到县城学校轮岗,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教师的教育行政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农村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审查意见:请教体局办理。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复函
邹德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整体教育质量的提案”收悉,现函复如下:
根据紫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紫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3000万元建设寄宿制学校”的目标要求,结合《紫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请示》(紫教体发[2012]25号)规划了全县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一、总体原则: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按照《紫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行落实,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基础、以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为依据、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重点、以确保师生安全为目标,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建设标准,使今年规划建设25所寄宿制学校的中小学教学功能、师生学习和生活条件基本满足需求。
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实用够用、坚固耐用、方便学生”的原则,全部采用现浇,取消预制构件,抗震设计均高于6度三类设防标准,新建校舍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提高校舍的建设水平和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当地村民提供安全应急避险场所。
二、总体目标:2012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寄宿制,基本解决全县中小学寄宿问题。
今年规划建设25所寄宿制学校,总建筑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8424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8193平方米,师生食堂建筑面积3388平方米,厕所建筑面积323平方米,附属工程2所学校。总投资3020万元。所有项目均在2012年5月前开工建设,11月28日前投入使用。
三、社会效益:全县25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可容纳中小学生13293人,寄宿生8742人。通过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快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充实师资力量和提高师资水平,使全县中小学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感谢你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将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联系单位:县教育体育局
联系电话:0915-4421319
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