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紫阳县十一届一次全委会委员提案第15号

时间:2012-05-11 14:47

案 由(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黄治富(县考评办)

理 由:

一、建设成果

“十一.五”期间,紫阳交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铁路复线、高速路、镇村水泥路,三路竟发,其中新建通村水泥路178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让大多数紫阳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幸福——货运家门口、走路不沾泥,发展大提速。

二、迫切需要

因局部地方实施通村水泥路路基条件太差、当时当地群众积极性不高、不通主干线、不通土路等多种因素交织,导致目前全县至少有17个村不通水泥路(城关镇富家村10公里、马道村5公里;向阳镇显钟村6.5公里、马金村6.5公里、院墙村5公里;红椿镇上湾村5.4公里、盘龙村4公里;毛坝镇德胜村10公里;双桥镇百花村8公里、许河村7.5公里、金旗村6公里、庄房村6公里;焕古镇松河村12公里;洞河镇云峰村8公里、联丰村12公里;高桥镇权河村15公里;东木镇金竹园村4公里;麻柳镇火车站进站路7公里;其中6个村已连接洞双路和权洄路主干线),加之主干线——江北路58公里(四镇10村)还是土路,而且现在撤并组都是过去的村,组不通水泥路的面也还很大,相邻镇和相邻村间的公路循环还没有完全形成,山地移民点、重要经济项目地也需要公路配套,因此,全县还迫切需要新建500公里以上通村水泥路(至少300公里)。

建 议:

1、列进政府重要工作议程。路是改善民生的枢纽工程,是生命线,要富民、路先行,早已成为各方共识,上届政府苦拼实干,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公路建设功勋卓著。但通村水泥路还有瓶颈,不通水泥路的那些百姓还热切期盼路到家门口,而且,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也作出了“新修通村路500公里以上,形成通村公路水泥化”的重大部署,因此,进一步加强通村水泥路建设应成为下一届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放在工作全局,优先安排,逐村突击。建议实施顺序:先上江北路,同时配套移民安置点和重要经济项目地通路,强力攻克焕古镇松河村、向阳镇显钟村、城关镇富家村等市级特困村的行路难关。

2、抢抓机遇。省政府作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0公里,建设以县为主,省市支持〔陕政发2011(50)号文件〕,这是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又一重大机遇,要紧紧抓住,极力争取省市项目支持。

3、用足民力。通村水泥路投资主体责任到市县,仅靠省市项目支持,投资远远不够。因此,用足民力、自力更生至关重要。可以实行路基、路肩、排水一次成型,由群众自行负担路基改造、路肩、排水配套工程,每公里投入10万元左右,政府继续负担硬化路面,每公里在25万元左右。考虑到群众均衡负担有一定难度,可先动员有钱者多出(如东木镇军农村主任康立富自投并募集资金150万元无私投入家乡公路建设),政府在安排项目时,参照群众的积极程度排序。

4、多方支持。采取部门协同、项目捆绑的方式,倾斜一定的资金用于险重地段的公路改造,越是最后的冲刺,越要加油鼓劲。

5、列入考核。把解决通村水泥路的最后决战列为所在镇的重点工作,联同公路管护、交通安全合并为公路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实行单项奖惩。

审查意见:请县交通局办理。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复函

黄治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函复如下:
  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自2009年省市交通部门不再大量安排通村水泥建设计划后,针对我县部分村不通水泥路的问题,我局全力抓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多次向省市交通部门汇报,千方百计争取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逐年解决了部分村不通水泥路的问题。去年和今年省市交通部门分别给我县下达了66.9公里和2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解决了13个村不通水泥路的问题,目前部分项目正在实施。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抢抓陕南连片扶贫开发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决定》等政策机遇,极力争取项目支持,继续做好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力争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特此函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交通运输局
  联系电话:0915-4421374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