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紫阳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委员提案第66号

时间:2013-04-11 09:47

案 由:关于加快洞河镇特色渔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唐小平 (洞河镇政府)
马林友 (洞河镇清真寺管委会)
寇元品 (洞河镇政府)
常青海 (洞河镇社区居委会)
理 由:水与硒是紫阳独特的资源禀赋,洞河镇抓住机遇,将两者结合起来,立意现代渔业,做足水上文章,打出“富硒、生态、休闲”金字招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发展空间逐步拓宽,科技生态效益初步显现。按照“打造西北最大的富硒生态休闲渔业基地”的奋斗目标,走现代渔业、生态渔业、高效渔业、休闲渔业一体化的道路,使渔业养殖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重要支撑。但洞河镇特色渔业发展依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仍有一些问题亟待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规模与综合竞争力不强。二是产业链未形成,产品附加值低,对工业和三产贡献较少。三是品牌推介力度不够。四是养殖科技含量低,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健全。五是工作机制不完善。
建 议:
一、全力建好现代渔业园区。建立现代渔业园区是渔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高点谋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以汉江、洞河、汝河万亩淡水区规划建设为基础,涵盖红岩、小红光、石家等村沿江及低山区域,重点发展功能齐全、设施一流、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环境优美、经济富裕的现代渔业综合示范区产业。利用园区产业平台优势,吸纳更多的渔业生产经营者进园生产、依园生产、合作生产,辐射带动周边渔户,促进渔民增收。
二、进一步发展壮大渔业龙头企业。认真贯彻中省市政策,培育、引进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渔业龙头企业,对现在的渔业龙头企业,按照“扶大、扶持、扶强、扶优”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等有力措施,加快其壮大,不断扩大养殖户数量,更紧密联结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尽快发挥规模效应,不断增加对产业和渔民的带动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和规范富硒渔养殖农民合作社,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快创建“富硒渔”品牌。将我县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开展渔业无公害产地认定,及时注册商标,通过有机水产品认证。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和水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管理要求,大力推广无公害和绿色养殖技术,创建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富硒特色养殖品牌,扩大水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要以“富硒、生态”为卖点实施差异化营销,提升产业的影响力和效益。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利用“西洽会”、“农高会”等交流平台,采取叩门招商、网络招商等途径,选择具有代表性、市场前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水产项目进行精心策划包装,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通过引资和吸纳社会资金,培育建设一批设备先进、管理现代、产品优质安全的项目,推进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五、着力提高渔业养殖科技含量。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以吸纳和熟化良种培育、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生态循环养殖等渔业高新技术为突破口,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杜绝各种禁用的鱼药和在被污染的水体中养鱼,试验和推广投饵网箱鱼粪回收等先进设备、技术的使用。完善全县渔业病害防治体系和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加强渔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最新的渔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渔民的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六、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以建设旅游镇为契机,将旅游、休闲、饮食始终融入渔业发展中,加快渔业与旅游的无缝对接,依托洞河水上乐园、明家湾滨江休闲度假村、小红光民俗旅游村的空间布局,重点在吃、钓、娱、购上寻求突破,打造一批集吃住娱一体的标准化渔家乐,挖掘渔文化,加快开发独具特色的“富硒渔宴”、特色小吃。沿江建造垂钓台,与茶文化节、龙舟节大型活动结合起来,举办钓鱼竞赛,开辟名贵稀有鱼种观赏基地,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真正实现“渔业带旅游,旅游促渔业”的目标 。
七、切实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建议县上成立紫阳县渔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整合各职能部门的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负责全县富硒特色渔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协调和实施。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渔业特别是名特优水产的发展,在水面转让开发、税收、招商引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和扶助措施,政府在农业、水利、移民切块资金中安排部分专款专项用于扶持渔业的发展,做好电、路、桥、堤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切实加强渔业执法能力和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的设施和手段,强化行业管理和服务,努力推进我县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审查意见:县水利局办理

回复意见:

唐小平、马宁友、寇元品、常清海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洞河镇特色渔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渔业产业的高度关注,现就你们所提出的提案函复如下:
  (一)关于“全力建好现代渔业园区”:年后,我局与洞河镇政府、部分生产企业确定了以下建设内容: 1、建冷库150M2,;2、网箱养殖8000M2;3、鱼苗培育基地50亩;4、培育渔家乐5家;5、整理垂钓台8个,已投入运营;6、修建汝河清真寺民族风情体验馆300M2;7、修建小红光村、联丰村、前河村、菜园村联户路6公里;8、启动镇旅游观光码头建设;9、完成石家村无公害蔬菜园建设300亩;10、完成石家村100亩精品桔园建设。
  (二)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渔业龙头企业”:目前在洞河镇,马宁友组建的“富硒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该镇养殖规模最大的养殖企业,堪称全县的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从该社的组建伊始到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主管局始终倾力帮扶:一是帮助组建合作社,召开社员大会,制定章程;二是帮助筹措项目资金数十万;三是在该社围栏水域开展执法,张贴禁止非法捕捞的公告;四是积极帮助该社申报水产养殖有关项目扶持。现今该社已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三)关于“加快创建富硒渔品牌”:近一两年来,安康市政府已注意到品牌效应对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但是在库区怎样创立品牌、创建什么品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和可实施的方案,洞河镇水域位于安康电站库区上游,可以与库区下游地区共同努力。
同时,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和水产品地理标志,需养殖企业向权威机关申请认证。以前考虑到洞河镇养殖企业效益不明显,而申报需要缴纳较大数量的费用,所以没有组织企业进行申报,在本次提案后,主管局将立即组织企业进行申报。
  (四)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提案回复:在县渔政站的努力下,2013年,海天渔业有限公司在洞河镇落户,该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网箱养殖为主,总投资在2000万元左右。
  (五)关于“着力提高渔业养殖科技含量”:目前我县尚未有专门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组织,科技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县渔政站与西农试验站组织养殖人员参加培训、外出参观等方式进行。
  (六)关于“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休闲渔业”:规划的洞河渔业园区,本身就是及养殖、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渔业园区,但是由于园区尚在建设过程中,目前效益逐步显现。
  (七)关于“切实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 2010年县政府调配资金100万元用于渔业“以奖代补”资金扶持;县水利局是县渔业主管机关,制定了水产养殖业《12.5规划》、《扶贫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同时积极争取项目扶持。
  专此函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水利局
  联系电话:0915-4425257


紫阳县水利局
201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