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第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案第46号

时间:2011-07-09 15:00

关于让偏远山区农民“搬出”贫困的建议。

提案人:覃建全(芭蕉工作站芭蕉村)
向阳镇显钟村位于芭蕉工作站东南部,是全市19个特困村之一,全村426记,1625人,其中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应有235记869人。去过显钟村的人都知道,群山环抱中,零星分布着几户人家。通过四年的特困村建设,显钟村虽然变化很大,但由于面积太小,居住分散,使这里修路、建房、电网改造等工程造价太高,就拿该村修的一条公路来说吧,四年来县上相关部门共帮扶资金135万元,群众集资42万元,修通了全村48公里路,至今还欠着28万元的外债,乡村两级都无力化解。
建议:1、将显钟村这些偏远山区的群众纳入全县扶贫搬迁的重点对象,进行整体搬迁,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搬迁后群众的土地、建房、就医、就业等实际问题。
处理意见:转县扶贫局办理并答复。
回复意见:
您提出的“关于让偏远山区农民搬出‘贫困’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紫阳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按照农户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大力实施扶贫移民、生态移民、灾后移民和工程移民项目,统筹做好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累计投资2.7亿元,搬迁农户人口12062户、47772人。通过移民搬迁,不仅使一大批群众告别危旧房屋,住进板石特色民居,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践证明,移民搬迁不仅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高寒偏远山区群众避灾防灾、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按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要求,我县通过认真调查摸底,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办法,以镇为单位,全县21个镇209个村共有32213户132525人在2011-2020年间需要搬迁。
你所反映的芭蕉工作站的显钟村,在本次移民搬迁调查摸底中有242户933人需要进行搬迁。其中2011-2015年搬迁127户,2016-2020年搬迁114户。根据显钟村实际村情,共规划了吊桥至瓦屋垭河、钟北琚家院子至王家大坪、吴家院子至红田学校三个相对集中安置点,预计可安置农户130户。目前我局已将全县到户摸底和集中安置点调查摸底情况上报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我们将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移民搬迁计划逐年进行解决。
特此回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扶贫开发局
联系电话:0915-44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