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规范和透明大学生扶贫贷款的建议。
提案人:沙阳斌(洞河镇退休干部)
内 容:每年高考过后,城乡都有不少考试成绩较好、而无钱或无足够的钱上大学的学生需要扶贫贷款,可不知为什么,有的学生贷得到款,有的学生却贷不到款?如:2012年秋季,一些学生享受到了每人6000元的扶贫贷款,而有些学生在贷款手续同样完善的情况下,却贷不到款,致使这些学生和家长手足无措,赊借无门,有的学生只好放弃上学,出门打工。
建 议:通过媒体、板报或镜框向群众普遍宣传和公示大学生扶贫贷款相关政策和文件规定,学生办理扶贫贷款须出具的相关手续和办理程序,使大学生扶贫贷款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学生享受扶贫贷款政策公平公正。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对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8号建议的复函
沙阳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和透明大学生扶贫贷款的建议”收悉,现函复如下: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陕教贷[2012]2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陕教贷[2012]3号)文件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始终坚持“应贷尽贷”的原则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012年6月,我局在紫阳电视台、县政府网站、紫阳教育门户网站、生源地信用助学个人贷款服务系统及助学贷款群中对助学贷款的办理时间、地点、申请贷款条件、申请所需资料和咨询电话进行了公告和宣传。当年,我县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729人次,发放资金1028万元。
个别家庭贫困学生未及时办理到生源地助学贷款,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学生未按规定时间办理,虽手续齐全但错过了受理时限;二是学生申请资料不齐无法通过银行审核;三是学生就读高校未按规定时间给我局反馈回执信息,造成贷款失败。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宣传力度,对贫困家庭学生进一步做好摸底了解,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学生资助体系,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感谢您给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建议,恳请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此函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联系电话:0915-4421319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201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