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紫阳绿色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议”已 收悉,现函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紫阳县是全国两大富硒区之一,境内生产的农产品天然富含硒元素。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没有工业污染,发展富硒绿色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生态富硒优势,积极把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把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选产业,大力推进富硒茶产业率先突破发展,全面推行公司+基地(园区)+农户富硒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基本形成了茶叶、畜牧和魔芋等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并呈现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21.98万亩,茶叶总产6282吨;猪牛羊出栏51.2万头,肉类总产3.3万吨,家禽出栏107.2万羽,禽蛋总产4298吨;粮食总面积62.9万亩,总产11.2万吨;油料总面积11万亩,总产1.27万吨;以紫阳金钱橘为主的特色水果4.46万亩,总产6719吨。全县通过了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整县环评,完成茶叶生产基地有机认证1.2万亩,完成六大类13个品种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对安全食物,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无疑给我县发 展富硒绿色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增大了空间,也给精准脱贫、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紫阳县生态富硒优势,围绕茶叶、畜牧和魔芋等三大主导产业和富硒粮油、蔬菜、苦荞、特色林果等小众产业,强力推行公司+基地(园区)+农户富硒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结合精准脱贫工作,全县一半的村建成或创建一个农业园区(基地),所有村至少建有一个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外出 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增加富硒产品品类,扩大富硒农产品市场覆盖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强化监管,保证质量。以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农村种养大户为重点,大力推行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的生产模式,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强化富硒绿色生态农业基地标准化管理。全部实行基地备案制度,加强标准化基地管理,密切关注基地发展动态,及时将新基地纳入管理范围,清理不合格基地,确保全县富硒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农产品品质。二是加大富硒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农产品检测力度。充分发挥农产品检测体系的积极作用,实时对全县富硒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农产品基地进行严格检测,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为基地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三是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净化农产品农资市场,杜绝违禁投入品流入生产基地。
三、壮大企业,增强后劲。在持续落实普惠发展富硒绿色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把精力放在培植壮大本地农业企业上,在政策上、资金项目上、技术服务上倾斜支持,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牵引力;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 到我县投资发展富硒绿色生态农业。认真落实龙头企业扶持政策, 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促使企业扩能改造,带动富硒生态农产品 持续发展。
四、打造品牌,拓展市场。一是推动认证工作。引导和扶持 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积极开展有机农产品 生产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进一步扩大生产基地认证面积和产品认证数量。二是强化品牌保护。规范使用标识,突出产地标 识及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积极开展质量追溯制度建设,强化证后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产品上市,切实保护有机农产品商标权的合 法权益。三是搞好品牌推广。组织富硒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企 业积极参加西洽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国家茶博会、杨凌农高 会等国家重点展会,展示推介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在重要媒体 上、重点时间节点上和显著位置上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大力宣传 推介紫阳富硒生态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全国消费者认知 和认可度。
在此,再次感谢您对紫阳农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热切期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
特此函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农林科技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5-4424929
紫阳县农林科技局
2018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