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脚刀“修”出百亿产业链——2023年全国紫阳修脚师职业技能邀请赛观察

——2023年全国紫阳修脚师职业技能邀请赛观察

时间:2023-06-14 08:12作者:陈志涛 欧绪珍来源:《陕西日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足部健康日益关注,修脚足浴产业迎来了发展“东风”,从业人数、品牌效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5月27日至29日,2023年全国紫阳修脚师职业技能邀请赛暨修脚产业链对话会在紫阳县举行。在持续3天的赛事活动中,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400余名修脚师齐聚紫阳,拼手法、亮绝活,以技会友,以赛促学,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扩大修脚足浴行业美誉度和影响力。

“400多名修脚师同台‘比武’,这在修脚行业里是第一次,不仅可以让选手们展示技术和风采,还能让全国的同行们看到紫阳修脚足浴产业的发展。”赛事实操总教练韩晓晖感慨。

“各位选手、计时计分员请注意,比赛开始!”

一声哨响,赛事实操环节正式开始。

戴上手套,调试水温,铺开垫纸,清洁消毒,灵活选用不同修脚刀具……一番准备工作就绪后,选手们娴熟地运用起了刮、削、修、捏、卡、攥等手法。评委们在比赛现场来回穿梭,仔细观察选手们的现场操作,认真对照规则要点进行打分。

“评分标准制定得非常细致。从选手的仪容仪表、操作前准备、服务态度,到用具消毒、持刀手法、持脚手法,再到修治质量、赛后清洁等方面,都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选手们只有完成规定程序,将指甲修得光滑、平整,才有可能拿到高分。”副裁判长吴芸芸介绍。

作为实操环节的1号选手,李晓锋显得格外淡定。今年41岁的他,已有15年修脚经验,并在紫阳县培训中心任职近10年,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谈及参赛体验,李晓锋表示:“修脚足浴产业要想发展壮大,需要有新鲜血液输入。本次大赛有很多年轻选手的身影,这让我对行业前景充满了希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太震撼了。能和400多名行业精英同台竞技,我感到很激动。”来自哈尔滨市的“90后”选手周克强开心地说,“作为一名北方派修脚师,我在比赛中感受到了不同流派之间的技术特点和手法差异。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修脚师们同台竞技、各展风采,充当脚模的志愿者们则收获了别样的体验。

“这位修脚师的技术真是不错,力度适中、技术专业,让我非常享受。”赛事现场,脚模吴家鞠说。

赛场之外,修脚足浴产业的经销商们也迎来了一场展销盛会,他们一边热情介绍自家产品,一边寻求合作商机。

来自北京、广州、重庆、郑州、无锡、成都等地的44家修脚足浴用品生产销售企业云集紫阳,带来了抑菌液、足浴粉、嵌甲矫正工具、智能修脚椅等种类丰富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经拍照、扫描,不一会儿,一份工作人员的足部疾病可视化分析报告就在智能修脚椅的显示屏上生成。“检测结果显示,他的甲沟炎程度为中度。在屏幕下方还有日常的养护建议……”在北京伊顺百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智能修脚椅这一新奇的产品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围观,公司负责人明哲详细地展示着产品功能。

“这是我们去年底研发成功的产品,具备足部疾病可视化分析、修脚效果智能分析等功能。有了它的辅助,修脚服务、修脚体验不再只是单纯的主观感受,而是有了精准的数据支撑,这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增强用户黏性,提升产业附加值。”明哲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为传统的修脚足浴产业进行科技赋能,提升其服务档次和服务收益,带动产业蓬勃发展。”

热闹的赛事和展销活动之外,紫阳县还同步举办了修脚技艺专家讲座、修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修脚足浴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等多项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学习、宣传展示、推介合作的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促成全产业链对话,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紫阳修脚师’是全国知名劳务品牌,修脚足浴产业是紫阳县四大重点产业链之一,为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赛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紫阳县人社局局长贾学平表示。

多年来,紫阳县以修脚师培训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党政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培训新模式。如今,全国每3位修脚师中,就有1位来自陕西省紫阳县。紫阳人在全国各地开办修脚企业130余家,修脚店面超1.5万家,10万余名群众凭借一把“小小修脚刀”脱贫致富。2022年,紫阳县修脚产业总营收突破200亿元。

“我们通过举办此次活动,搭建起了全国修脚足浴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将进一步提升紫阳修脚师的品牌影响力,为紫阳修脚足浴产业链延链补链,加快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康养+’战略,聚力打造全国修脚足浴产业聚集县、全国修脚足浴企业运营中心、全国修脚师人才集散中心、全国修脚足浴配套产品供应中心,建设‘创业就业培训+人才输出引进+药材种植加工+保健品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修脚足浴服务’全产业链,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推动紫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贾学平说。

——原载2023年6月13日《陕西日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