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紫阳县经济贸易局关于对县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复函 | ||||
编号 | 40 | 办理部门 | 紫阳县经济贸易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喻铭星 | 签发日期 | 2021年7月27日 | 类别 | B |
正文 |
一、建三网。一是建物流网。目前乡镇快递直达基本实现,但上下流通尚未实现双循环,将运营的社会车辆安装智能设备实施合并派单,将快递货送到镇村同时也可把村上农户的生鲜农产品配送进城,按天、按点、按路线经行服务,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二是建站点服务网。将以往的站点进行登记核查,采用云服务的模式在仁和国际千户社区和各镇安置点建设电商服务网点,网点要与以前的实体店有所区别,从认店向认人转变。同时,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要提供线下服务,发展镇村合作社,让青年人、留守妇女、电商爱好者成为乡村信息员,代买代卖服务。发现和培育农村网红,实现镇有网红、村有直播的电商带头人群体,助力产业发展,加强乡村特色资源和民俗风情宣传;三是建平台服务网。新基建要进一步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让咨询、服务、培训均可实现在线化,从单一的培训变成实践辅导,从创业孵化升级注入第三方机构服务,如导师顾问围绕发展提供金融、人才、资源等服务,改变企业传统化运作模式。 二、定标准。一是规范管理。农产品电商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加速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在差异化的定位中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建议监管部门出台电商市场管理办法,保护好原产地特产品牌和市场秩序;二是冷链建设。富硒生鲜特产将会是今后5年发展的新引擎,从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集散等方面发力,必须加快冷藏冷链建设,改变企业重资产投资,向柔性供应链转变;三是探索新零售模式。从需求侧去引导产业发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不必舍近求远,开展乡村拼团的模式一对一帮扶,一个小区挂联一个村,种的也不是原有单一的蔬菜而是小区居民提前报菜单,合作社就组织生产、加工、分拣,然后物流提供定点、定时集中配送,实现县域蔬菜生鲜食品小循环。 三、创新电商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建设。通过销售数据、生产数据、溯源数据、消费人群等数据进行整合,以需求侧改革为指引,对现有产品标准化、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设计营销;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的反馈,通过数字化链接富硒产业“最初一公里”和乡村消费“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建设目标。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巩固基础并完善升级除天猫、京东、832、善融等平台以外,加快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推广;二是创新营销方式。利用直播、社群、短视频等新的社交平台多维度、多时段、多群体推广宣传,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网友都能感受到紫阳魅力提升产品销售;三是创新产品设计。解决产量少、规模小、种类多的农产品发展现状,开发产品应当深度调研、细分人群、掌握潮流然后定制化开发高端小众且有特色的产品,稀缺化发展做精做细,实现一村一品牌、一镇一产业。四是创新服务模式。升级电商服务中心2.0版,变为创业孵化中心+品牌研发中心+产品体验中心+市场服务中心+物流调拨中心,五心合一的服务模式,下沉至基地上升至市场,更好的解决生产、市场、人才、服务等发展需求问题。 |
||||
回复 |
林红梅、贺习财、余建安、温纪鹏、李霞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互联网建设助力富硒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函复如下: 针对您反映的我县运营的电商产品种植不统一、生产不标准、货源不稳定;县内电商企业各自为阵,产品雷同、标准各异、价格悬殊大,以外来货冒充本地产品;农村电商人员的匮乏,运营升级慢、创新不及时等问题及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落实。在全县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巩固提升镇、村站点建设。对现有16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6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加强了业务培训指导,提升业务服务水平。对业务运营差,且后期难以改善的11个村级电商服务点进行了撤并,2021年在安置点新建电商服务点4个。同时打造亮点进行示范带动,上半年我们打造毛坝、焕古2个镇级电商示范站,打造了城关镇太平村、焕古镇大连村、毛坝镇观音村、洞河镇洞河村,洄水镇连桥村等5个村级电商示范点。通过站点示范打造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增强了镇村服务站点的运营信心。 (二)建立物流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县级物流中心,实行所有快递物流集中分拨,统一安检,统一分拣,统一配送。将镇级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服务点全部纳入物流运输终端体系,确保快件能到达全县各镇、各村。 (三)培养电商直播带货团队。培养“小金刚、紫阳抖音直播俱乐部、陕南特产丑丑”等3个直播团队,打造网红13人。利用直播团队,以紫阳茶区域品牌为依托,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大赛活动。目前已组织开展2次大型网络直播带货大赛,为紫阳富硒茶宣传销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打造产品品牌建溯源。2021年为推动紫阳县茶叶溯源体系建设,购买了80万枚溯源二维码,为符合要求的食品企业免费发放。目前已免费为11家茶叶企业发放溯源码及信息关联工作,更好的树立了我县的地标产品形象,通过产品溯源码建设,更好的保护了产品真假质量,杜绝了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 (五)开展网络消费助扶贫。一是832等网络平台销售紫阳富硒特产83.5万元。二是开展以“春之茶·向幸福出发·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的网红直播大赛活动,组织15家茶企共20余款产品参与直播销售,销售金额达32万余元。三是在今年“国际茶日”期间,县经贸局联合供销社共同组织开展了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的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四是组织开展紫阳富硒特产“6.18”网上营销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使了紫阳富硒特产销售近20余万元。 (六)开展多元化培训。我局针对不同类别人群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电商培训,广泛针对农村电商发展,为农村电商发展储备人才,建立了相关人才库,全面掌握紫阳县内农村电商人才储备情况,同时积极与多家电商公司开展合作。为扩大基层人才基数,已开展培训11860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户2710人次,帮助贫困户学习创业技术,脱贫致富。 (七)协助行业监管建立标准。为了更好解决我县产品发展和创新建设问题,我局曾多次向省市县领导专题进行汇报,向县委、县政府反映我县创新产品机制不稳定等问题,并多次向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关于改善产品不稳定、解决产品标准化问题,相关部门已经纳入计划,后期逐步实施。 感谢您对我县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的关心和支持,并感谢您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工作中的不妥之处,请您给予谅解,并加强沟通与联系,以便我们做好县域电子商务建设发展工作。 特此函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