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专题报道> 学习与实践>正文详情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3-01 16:15作者:高显刚来源:界岭镇政府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精辟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作为基层人民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战略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农村工作重中之重,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顺应工作重心转移,深入贯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战略任务,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三农”工作基层基础,不断优化工作作风,确保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保持政策连续性,扶上马、送一程,围绕防返贫致贫建立动态预警监测机制,一是监测谁。重点盯紧收入低、刚性支出大、因灾陷入生活困境以及兜底户群体开展实时监测。二是谁监测。通过农户申请、驻村工作队排查、大数据筛查等方式,每月召开党群例会逐户研判,确保对象实时掌握、困难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如何帮。按照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一批、社区工厂就地就业一批、发展产业园区带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落实兜底保障一批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脱贫户收入。界岭镇将按照“高山木本药材,中山林果魔芋,低山茶叶蔬菜”的总体产业布局,将搬迁群众和房屋腾退的闲置土地最大程度化向大户能人集中流转,实行“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统一产业”,加快镇内产业园区的培育和帮扶,真正实现“一村一品一园区,一户一技一项目”。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界岭镇山大地广,地域海拔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八道河、秀道河素有“紫阳药乡”之称,境内中药材有厚朴、党参、重楼、何首乌、天麻、猪苓、黄柏、木瓜、大黄、金钱草等等。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紫阳县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实施分工方案》要求,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给我镇中药材发展迎来了历史难得的机遇,但我镇中药材发展面临缺少产业规划、规模种植较少、专业指导不够、品牌意识不强、缺少龙头带动等困难,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张药材发展潜能。“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引导引领,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镇村试点示范,实行“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特色、规范管理、群众自愿的原则,培养龙头企业,深入落实企业帮扶“五个一”工作机制,确定“一年推试点、两年有成效、三年成规模”的目标。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供应能力。充分利用撂荒的耕地,推动以“农户+支部+合作社”为主的发展模式,新建中药材产业园区,培育种植大户,建设药材基地,扩大种植规模。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七个方面的重大部署。界岭镇将对标对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首先着眼产业兴旺,建设经济强镇。大力推进秦巴紫硒产业园区的示范引领,培育以茶叶、中药材、林果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形成园区引领,公司订单,大户带动,群众参与,努力建设产业大镇。其次着眼生态振兴,建设宜居镇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打造“卫生院落、卫生小区、卫生村庄”,着力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是着眼乡风文明,建设文化强镇。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四是着眼生活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精准施策不动摇,对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帮助他们勤劳致富,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进行兜底保障,纳入现有社保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牢牢守住脱贫攻坚成果。五是着眼治理有效,建设平安界岭。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年富力强的村两委班子,夯实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通过宣传教育和拓展法治惠民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管控各类矛盾风险,确保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如此,脱贫战果可固,振兴愿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