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复函 | ||||
编号 | 19 | 办理部门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熊耀松 | 签发日期 | 2020年11月5日 | 类别 | A |
正文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按照“易地搬迁安置点在哪里、人社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有效帮助搬迁群众通过就业创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促增收”。 社区居民人口逐年增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都是年龄较大的,从事农业和体力劳动的人口较多。他们的就业率低,收入很低,更由于自身知识、技能、适应能力和生活方面的限制,外出就业层次不高,就业积极性也很低,流动性非常大。因此就近就业就是最急需且效果最好的出路。 就拿红椿镇社区工厂来说,社区工厂落户街道社区后,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为居民创收提供了机遇,更为红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国际经济局势的发展,我镇的社区工厂受到影响,发展低迷。但是它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社区工厂模式,让搬迁群众离土不离乡、挣钱又顾家,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又解决了农村留守和社区管理问题,找到了一个搬迁与就业、脱贫,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恰到好处的支点。”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认为,易地搬迁实现了二次人口红利,这样的“模式”凝聚并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的共赢。 近一年来,社区居委会收到了很多居民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是想要找到临时工作或长期的工作,为自己创收,可见就地就近就业已经成为了搬迁居民的迫切需要。 建议:1、保障企业平稳发展,建立良性的产业链条。对已建成的社区工厂,在企业经营出现风险的时候,社区工厂办及招商部门要积极主动的关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可采取鼓励号召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以入股或业务提成等形式继续注入现有的社区工厂,实行“报团取暖”的方式,确保企业良性发展。 2、完善招工培训服务,提升员工素质。人社部门负责长期对社区工厂组织招工,并进行岗前培训,降低企业的招人及培训难题。对长期固定在社区工厂上班的员工进行社保补贴,从而进一步增加员工对社区工厂的粘性,同时也有效预防工伤事故矛盾纠纷的发生。 3、利用社区工厂,加速搬迁群众融入社区。探索创新建立社区工厂文化活动室等方式,搭建社区工厂与搬迁群众融入机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社区工厂从业人员和社区搬迁群众代表举行联谊,开展“自强脱贫典型”“邻里和谐之星”“爱岗敬业模范”等评模树优活动,培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社区工厂文化氛围,从而感召更多的人主动进入社区工厂就业。 |
||||
回复 |
吴义林、程开兰、江林松代表: 你们好!《关于支持社区工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把新社区工厂作为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按照“党政引导、市场主导、开放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宣传推介、服务保障、政策落实、技能培训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推动我县新社区工厂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各类新社区工厂77家,其中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35家、鞋服加工类10家、农副产品加工类26家、电子产品类1家,工艺品加工2家、其他类3家;吸纳群众就业217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34人。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受益人口累计超过6000人,为我县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议1:“保障企业平稳发展,建立良性的产业链条”。 为了保障企业平稳发展,我县制定出台了《紫阳县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的实施意见》《关于明确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调整和充实新社区工厂有关奖补政策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从水电房租补贴、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投融资支持、物流补贴、工资补偿等一系列奖扶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截至目前,累计为新社区工厂兑付企业岗前培训补贴、贫困劳动力一次性岗位补贴等各项政策性补贴190余万元;累计补贴水电、房租费130余万元,综合考虑用工人数、开票金额、利税上缴、外资任务完成、扶贫效益等因素,设立一次性奖励、年度发展奖、县级就业扶贫基地奖,奖励资金合计241万元。共配套支持新社区工厂发展资金570万元;帮助5家新社区工厂申请办理“新社区工厂贷”910万元,帮助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配套,积极招引相关产业企业入驻紫阳,同时大力发展电商平台,促进产业链条的建立和完善,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2:“完善招工培训服务,提升员工素质”。 近年以来,在新社区工厂员工上岗前,我局集中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将操作规程、劳动保护、消防安全等课程纳入培训大纲,并在新社区工厂开工前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及疾病预防知识讲座,每年组织社区工厂巡回大讲堂进入企业,讲解安全生产、职业素养、法律知识等,增强工人自身防护的意识,提高工人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培训,根据新社区工厂发展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在进一步给企业节省成本的前提下,要求每个新社区工厂企业为每名劳动者每年提供免费体检1次,并为长期固定的员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建议3:“利用社区工厂,加速搬迁群众融入社区”。 近年来,随着新社区工厂的发展,我局不断引导企业丰富社区工厂文化活动,每年召开联谊活动,邀请工人家属、社区工作人员,让社区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文化。定期邀请群众代表参观、指导,充分吸纳群众代表的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和社区关系,积极营造了和谐的社区工厂文化氛围。各企业都建立了儿童托管中心,聘请专职教师辅导学生作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并定期评选“最美女工”、“优秀员工”等活动,激励工人积极投入工作、热爱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主动进入社区工厂就业。 感谢三位委员对我县新社区工厂事业的关心,并请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县新社区工厂事业的发展。 特此函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