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七旬老人52年创作民歌千余首

时间:2012-08-16 10:59作者:田德政来源:《华商报》

“现在我们那一茬创作整理民歌的人,在这个名单上的,就剩下我一个了!”8月11日,记者在紫阳县向阳镇刘培森家里采访时,老人拿出一个刊登在当年报刊上的一个名单说。今年72岁的老人刘培森,自1960年开始文艺创作,至今已经52年,仅民歌就达上千首,其中《春到茶山一片新》、《插秧歌》、《茶乡情歌》已成紫阳民歌的经典。

激情燃烧夜不能寐借宿农家挑灯创作

  谈起民歌创作,刘培森老人总是说不完道不尽。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作为税收员,他到紫阳县的洞河镇一个叫红岩村去收税,看到解放军战士帮助老乡插秧,突发灵感,本来计划是当天返回,他临时决定,当晚借宿在农民家里。睡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夜不能寐。当时没有电灯,借着煤油灯,一夜未眠,到第二天天蒙蒙亮,创作出初稿。定稿后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二期上。

  这首诗歌发表后不久,有一个“神秘人物”经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刘培森老人,二人见面后,那人要求刘培森谈一下当时的创作经过与感受,后来才得知,此人就是兰州军区政治部著名作曲家田丰。

  田丰回到兰州后,为《插秧歌》谱了曲,发表在《兰州歌声》。后来田丰先生还专门撰文写道:“刘培森的《插秧歌》创作于上个世纪拥军爱民热诚正炽、民歌创作风光正好的时期,满怀深情地歌唱了军民一家亲的史实。是紫阳歌唱人民军队的诗歌中写得最好的一首。”

  在紫阳县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其子刘全军介绍,《插秧歌》是紫阳民歌中唯一一首拥军歌,虽然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对继承、发展和创新紫阳民歌有一定的启发意味。

  最让刘培森难以忘怀的是,自己从一个税收员,到改行当老师,一辈子很少出门。前不久他到安康去,一位退休老教师见到他,竟能够完整背诵他写的一首诗,让他吃惊不小。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写的东西还有人记得,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激励。

前人是铺路石为的就是让后人逾越

  紫阳的民歌这些年火了,2002年,紫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次年升格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都得益于像刘培森这样执著于民歌创作、收集整理的许许多多普通的民歌爱好者。

  谈及紫阳民歌的现状,老人有所忧虑。他向记者介绍,新民歌是紫阳文艺工作者艺术再创作的智慧结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空前的繁荣,其创作水准,发表层面,成就了一个新高度。

  他说,那时候,政府比较注重对文化的挖掘,他们一些民歌爱好者,都被文化部门组织到一起,大家相互一起探讨切磋技艺,有不少好的作品正是那个时候创作出来的。

  对于现在如何让民歌创新,老人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民歌工作者首先要把这当作自己的信仰,把创作当作自己的信念,然后立足于地域文化,才能有所创新。前人的成就不足畏,前人就是铺路石,为的就是让后人逾越。他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民歌创作的队伍中来,为紫阳民歌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