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紫阳三措并举推进移民搬迁集中安置

时间:2012-12-11 08:42作者:叶 飞 邝 丽 晁 阳 乔佳妮来源:《陕西日报》

陕南移民搬迁启动以来,紫阳县把这项工作当作加快城镇化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彻底改善山区群众生存境遇的有力抓手,以集中安置为主攻方向,采取集约使用土地、统筹捆绑资金、多项产业并举三项措施,着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呈现出集中安置率高,进度快,可持续等特点。

集约利用:让稀缺平地发挥最大效用


紫阳10年内需要搬迁32213户132525人,但紫阳34%的城镇化率,却远低于全国51%和全省47%的比率。实现80%以上的集中安置率,既是紫阳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难得的机遇,也是检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成败的关键。
集约节约用地,努力以集中安置推进县域城镇化。一是提高集中安置点土地使用率。如,蒿坪镇双星村安置点打破行政区划,吸纳周边村镇甚至是县外的搬迁户,配建有限价房、廉租房,供不同类别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众自由选择。用50亩土地安置1000余户4000多人,相比分散安置节约用地85%以上。二是推进现有城镇增容。按经济区划或人口集中需要建设新型社区,全力打造县城蒿坪副中心、9个重点集镇和50个新型社区,积极构建人口聚集、产业对接、物资集散、设施共享的城乡格局。三是对撤并后的原乡政府所在地及旧村、旧宅进行挖潜。一方面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方面严格规定移民户建新房必须拆老房,以土地置换等形式规范移民建房用地。四是新造可用地。在县城西头河沟地段通过封沟筑坝,移山造地,新增建设用地500亩,可满足未来2万人进城居住需求。2011年紫阳启动移民搬迁6132户24528人,占任务数的204%,单项工作年度考核位居全市第一。

开源节流:统筹渠道突破资金瓶颈


由于地处山区,紫阳建房基础部分就占到总投资40%左右。为解决资金问题,紫阳通过企业垫资代建或搬迁户交预付款等形式,筹资先行施工建设。同时,还拓展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难题。
一是整合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的原则,形成资金合力,投向移民安置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用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建设集镇。利用土地资产融资,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之路,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返乡能人进入集镇开发建设领域。如,紫阳高桥镇外出创业人士郑远元和李远权,在合理微利原则下,分别投资6500万元和3000万元,在集镇规划区建设裴坝、兰草两个集中安置小区,一期住户超过700户,还分别配套建设了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厂、足浴保健品、鞋垫加工厂,保证安置群众每户至少有1人能就近就地就业。三是调动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协调当地农村信用社将搬迁户贷款额度提升到5万元,还款期限延长至3年。目前,双桥镇兰家坪安置点260户搬迁户中,就有200户和信用社完成业务对接。以安置点平均每平方米880元计算,一套80平方米的安置房,减去省、市、县补助部分,就算没有任何积蓄的农户,也只需贷款不到3万元就可入住新房。四是适度控制建设标准,能省则省。对安置区内必须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先配置到位,绿化、亮化以及房屋装修、装饰等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2012年省市下达紫阳县移民搬迁安置任务4500户16650人,目前全县已落实5245户20980人,其中落实集中安置4278户17112人。

多业并举:让集中安置点更具生命力


搬迁移民是否稳得住,能致富,产业支撑是关键。紫阳为了让搬迁户生存有门路,发展有空间,专门制定了多项配套优惠政策。
一是将聚人、腾地、兴业有机结合。集中移民搬迁后的土地、林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发展规模集约经营,推动富硒茶、蚕桑、畜牧、中药材、设施蔬菜等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双桥镇引进浙商兴办的茶叶龙头,通过开发富硒红茶延伸产业链条,使茶叶年采摘期延长至7个月以上。周边近200农户在将土地出租给企业获取租金后,还常年在企业挣得劳务收入。二是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开发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如,东木镇依托国内储量最大板石矿藏,借助紫阳蓝黑板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优势,就地取材打造板石特色集镇,已带动300多搬迁户就业创业。三是围绕劳务经济做文章。积极提供劳务输出前中后的系列优质服务的同时,动员通过打工完成资本积累的人员返乡创业、回城置业,从事公共服务,发展商贸经济。全县约有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年创收逾5亿元。随着一批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陆续回乡创业发展,为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如,双安镇闹热村村民黄寿远,返乡投资万亩油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让农户下山以房地置换入股,企业包干让搬迁户入住新型农民社区,对全村山地河沟治理后实施综合开发,打造生态产业链条。目前,已建成农民公寓3栋100多套,初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以土地流转兴产业,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格局。

原载2012年12月11日《陕西日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