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持续创新促作风建设走向深入

时间:2014-12-05 19:29作者:李志强 唐 波来源:人民网

虽然时近年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陕西省紫阳县双安镇镇长姜显国却要腾出相当精力,去解决民调满意率不达标问题。

在该县最新一轮镇村干部群众满意率电话调查中,双安镇沔鱼河村群众对镇里包组联户干部满意率只有70.33%,低于县上规定的75%最低标准。作为联村领导,姜显国被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一起诫勉谈话。这让他颇有压力。

这样的定期民调、领导约谈,查找问题、根据群众意愿针对性进行整改,在紫阳县如今已成为常态。

民调结果决定干部升迁去留

紫阳县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境内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

2007年以来,紫阳在全县实行干部包组联户制度,821名乡镇干部与1445个村民小组的7万多农户结成固定包联对子,每名干部包联80-100户农户,每月登门或电话联系包联对象一次,做到“三必到”“五必访”,即发生突发事件、邻里纠纷和婚丧嫁娶三必到,产业发展大户、防汛防滑重点户、矛盾纠纷重点户、低保贫困户和计划生育重点户五必访。

这一做法,将抓发展和保稳定的责任夯实到了每名干部头上。但由于没有有效管用的监督考核保障,一度时期却出现包联工作时紧时松;一些干部忙于手头业务,联系服务群众“有一搭没一搭”等问题。少数干部甚至认为,现在既不催粮,又不要款,为什么还要上赶着用热脸去贴群众的冷屁股呢?

这引发了紫阳县委书记王晓江的深入思考:如何让干部转变作风成为常态?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工作方法,有效提高县域治理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紫阳县2012年初在全省首家成立了县级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收录全县城乡居民、包括外出务工人员电话18万部,并分成固话、市话、长话三个组群,分行业、分地域、分类别建立数据库256个,建立县、镇、村、组四级数据库,对电话号码进行实时动态更新,覆盖农户、居民户94%。以此为支撑,对包组联户干部入户率、镇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定期进行抽查,结果排名通报,满意率不达标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尤为关键的是,紫阳县还规定,拟提拔干部在组织考察时,增加对联系服务对象满意率随机抽查环节,满意率低于80%的,实行“一票否决”。近两年来,先后有3名干部在这个环节被终止考察,在全县干部中引起强烈震动,这一措施倒逼干部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常态化服务转变。

公开“权力清单”破解群众办事难

受地理条件限制,紫阳县政府部门分散在县城大街小巷;一些部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害怕“大权旁落”,原政务服务中心不少审批事项应进未进,或虽在中心设立了窗口,但授权不到位,窗口成为收发室、中转站。过去群众办事跑冤枉路、吃闭门羹,遭遇生冷硬蹭、吃拿卡要是常事。

20138月以来,紫阳对县级部门审批事项逐项进行清理和规范,把分散在48个部门的408项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汇总成权力清单,并在互联网公开,实行中心之外无审批。在此基础上,极限压缩办理时间。比如法定60个工作日内办结的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法定3个月内完成的房产证办理,现在被压缩到1个月。

面对“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审批“潜规则”的强大惯性力量,紫阳县建立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形成前台窗口受理、后台部门远程网络审批、过程中心管理的审管分离格局,采用“一事一号一流程”方式,办结后系统自动发送手机短信通知申办人,在窗口统一领件,减少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人情因素,构建起防腐隔离墙。

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今年以来,该县还将32项审理事项下放到乡镇便民大厅,实行县镇网上联办,全年365天上班。与此同时,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对审批过程实施电子监察、全程跟踪,审批过程步步留痕,责任追究有据可查,提升了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今年以来,紫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办件56245件,时限内办结率100%,群众评价满意率99.7%。群众形象地说:“现在办事比过去找熟人、找关系还方便,大厅工作人员态度比亲人还耐烦。”

持续创新促作风建设走向深入

为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紫阳县民调中心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又推出热线电话“4411111”,24小时接听记录群众来电,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惠民政策咨询、投诉求助、政务转办、建议收集等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便民服务。建立了从接听、转办、督办,到回访的闭合系统,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不仅如此,紫阳县委、县政府领导还率先在县城广场公开自己的照片、手机和分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随时解决群众所诉、所怨、所难,现已拓展到全县所有干部。

另外,全县1000余名45岁以下干部均开通个人实名制便民服务微博,主动把县内县外的联系服务对象加入自己的微博、微信、QQ群里,并分镇、分部门建成微博群组,持续拓展群众了解惠民政策、享受便民服务、监督干部作风的渠道。

这一系列措施,突破了时空限制,克服了山区贫困县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庞大,交通普遍改善后人员流动性增强等共性问题,保障了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入,使紫阳干部转变作风成为常态,赢得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充分信赖。

近年包(头)茂(名)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复线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该县征用土地3620亩,拆迁房屋5630余间;城镇建设棚户区改造拆迁2300多户,近20万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赴省市非正常上访,紫阳从过去全市有名的信访大县转变为连续五年的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最近3年,紫阳连续在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县委分别被中组部、陕西省委表彰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党委”。

“紫阳县的系列做法,有效解决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群众路线如何走的问题,更难得的是,还在‘走多深、走多远’上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十六督导组组长杨崇汇一行在该县实地调研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