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视系列报道(三):河南媳妇罗四帖的心事儿

时间:2017-05-13 08:16作者:张玮喆 王晨辉 黄志顺来源:紫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

陕西安康的紫阳是我省的劳务输出县,每年有大约10万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还有一批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他们该怎么办呢?

每年三月的时候,陕西安康的紫阳县就进入了旅游旺季, 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品茶看景,享受当地的青山绿水。 当地政府就利用了这一契机,为一些不能外出务工的人们找到了脱贫的好办法。

一大早,紫阳高桥镇权河村书记金清明,来到村里的贫困户罗四帖家中,想动员她开办农家乐,实现本地就业脱贫致富。

罗四帖的老家是河南的,面食做得非常好。金清明认为,要是在权河村开个以面食为特色的农家乐,生意肯定不错。

“我没钱啊,又欠了那么多账,要是赔了,不是又白干了?”罗四帖说。

十多年前,罗四帖从河南嫁到紫阳。说起当年的事,她心里还有点耿耿于怀:“我老公给我说,家里很穷,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穷。结婚的时候人家新娘子都有新衣服吧,我没有。”

虽然家里穷,但是罗四帖认为只要夫妻两个齐心协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很快大儿子出生,刚刚十个月的时候,就被诊断为脑瘫。为了给儿子看病,她花光了积蓄,借遍了家里每一个亲戚。“卖粮食卖树的钱,基本都是给我儿子花了。”罗四帖说。

家里两个老人常年有病需要照顾,儿子身边又离不开人,罗四帖根本无法外出打工。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她从2013年开始借钱盖新房,到今年才勉强封顶。

2016年夏天,任河漂流景区单日接待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500人次,而权河村里,农家乐只有四家。听到金清明的建议,罗四帖心里也知道开办农家乐肯定赚钱,但她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金清明告诉罗四帖,钱的事可以由村里帮他申请贴息贷款,先把农家乐装修起来,而技术方面,可以到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学习,还建议她先去村子里已经开了的农家乐看一看。

村里的老支书农家乐生意一直不错。老板徐初安告诉她,开办农家乐的要点就是干净卫生,食材新鲜,还建议她一定要量力而行,从小做起,逐步发展。

罗四帖心里渐渐的有了信心:“贴息贷款有了,我心里有底了;怎么开农家乐我心里也有数了。我们全家也可以团聚了,不用东一个西一个,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借助任河漂流带来的客源契机,金清明还为其他的贫困户们找到了出路。

“山上那些交通不方便的农户,跟山下的农家乐签订协议,让他们发展养殖,例如市场上的鸡肉也就十五块钱左右, 而农家的散养土鸡肉质好,能卖到将近三十块钱。”金清明说。

近年来,紫阳县立足茶山观光、任河漂流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到紫阳旅游人数2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8亿元,带动3000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我县贫困户通过开办农家乐、出售土特产等方式实现了增收,我们也通过技能培训、到户帮扶等措施,加快脱贫进程。”紫阳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郑罡说。

我们希望再过一段时间,在任河漂流旁的农家乐里,能够吃到罗四帖家做的美食,相信那个时候,一定有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