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茶业局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内容

索引号 0000001070000201708017 公开目录: 部门财政预决算
来源 紫阳县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17年08月03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茶业局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内容

一、部门概况

紫阳县茶业局,为县农林科技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现在紫阳县移民局一楼办公。

(一)单位主要职能

1、负责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拟定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茶叶基地、加工体系、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参与市场管理。

2、围绕茶叶产业化建设进行协调、管理、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茶叶技术推广网络和经营社会化服务组织。

3、组织开展茶叶生产科研开发、经济技术协作;组织筛选包装、储备、申报茶叶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茶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承担茶业援助项目的监管工作。

4、负责全县茶政管理工作。

5、组织抓好茶叶品牌建设,负责茶叶标准的拟定和贯彻,参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6、承担县政府茶业涉外有关事务,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7、负责拟订全县茶产业规划,指导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

(二)2016年度重要工作完成情况

1、茶叶生产。全年茶叶产量达5863吨(绿茶5583吨、红茶280吨),实现茶叶产值8.8亿元,综合收入13.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6、12.8%和8%;超市下达考核指标5700吨2.86个百分点。

2、基地建设。新建茶园完成面积7116.5亩,完成市下达7000亩任务(包括紫阳种无性系茶园5324.5亩、陕茶一号纯种无性系茶园1000亩、紫阳种种子点播792亩),其中贫困村新建茶园4956.1亩,占全县的70.6%;企业、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建园1629亩。培育母穗园2900亩,在红椿、蒿坪、高桥、东木等地完成苗圃地建设及育苗675亩。全年夏秋两季面上茶园管护率达85%以上,示范茶园管护率达95%以上;全县完成低产茶园改造1.5万亩,以企业(园区)为载体的1万亩生态茶园培育任务、2万亩山地观光示范茶园培育等任务全面完成。着力实施了春夏、秋茶网蝽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防控面积8.2万亩,效果良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稳定了茶农信心。开展了夏季茶园机械化管理培育试点工作,实施面积2000余亩。

3、茶业园区(茶庄园)建设。建设茶业园区17个,其中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10个。园区拥有茶园13976亩(含当年新建669亩),当年完成低产茶园改良6256亩,流转土地3443亩。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建输水管道、水渠26.784千米,新建输电线路3.817千米,新修茶园主道16.822千米,新修茶园生产道路21.203千米;建立标志牌40个,宣传牌51个,指引牌45个;新建厂房29640平方米,改造厂房4760平方米,新建茶庄茶楼5个,新建营销网点47个,完成技术培训3372人次。园区促进茶农增收效果明显,区域内农户5410户,辐射带动农户9229户,产茶853.9吨,实现销售收入28956万元,当年茶农增收2693万元,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到9026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同时优选了盘龙、和平、千宇、科宏等4家茶企依托园区建设基础启动茶庄园建设,盘龙、和平、千宇三家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科宏接待中心建设土地已批复,正在进行建筑设计。

4、茶叶加工、营销体系建设。和平茶厂扩建厂房及附属工程建设竣工,新的绿茶、红茶智能化生产线完成安装和调试,明年春季投产,新增产能200吨。康硒天茗茶业公司和紫晨茶业公司标准化茶厂及清洁化生产线完成建设,明春投产,新增产能200吨。新建(扩建)茶叶初制加工厂18个,全部通过SC认证,新增产能200吨,使全县SC认证企业达到40家。龙头企业培育持续跟进,全县有茶业规上企业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培育(2017年拟纳入)规上企业8家,新增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5家。盘龙茶业、和平茶业的旗舰企业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在完善规范加工装备、基地茶园管护、营销网络体系、强化规范企业管理、提升员工素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企业茶叶产量、销售量的增长,增幅达10%以上。

5、全县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获得“国饮杯”一等奖3个,“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一等奖 3 个。在全省优质茶叶评选活动中共斩获大奖24项,其中红茶金奖6个(占此次活动红茶金奖总数的60%),绿茶金奖5个。在第二届安康硒博会质量大赛获20项大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45.5%,其中“科宏牌”特级红茶荣获“红茶茶王”称号。

6、新建紫阳富硒茶直销店20家、加盟店32 家,新建网店20家。

7、品牌培育及宣传推介。获得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的“全国推荐绿茶公用品牌”、“2016年度中国茶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获得2016年百万网友心中的全国“一村一品”十大知名品牌;陕西省农业厅授予紫阳县茶业协会“品牌创新奖”。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排行榜中位居第25位,较上年晋升一个位次,品牌价值增长1.72亿元。

8、全年开展了9次比较重要的宣传推介活动,特别是2016·西安紫阳富硒茶及生态旅游专题推介活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的安康富硒茶新闻发布会和北京马连道紫阳富硒茶宣传推广会、上海国际茶交会紫阳富硒茶展的举办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影响,促成紫阳11家企业与马连道国际茶城经销商对接合作,实现了紫阳富硒茶产品成功进入马连道市场。在陕西电视台二套《都市快报》,西安地铁、西安市内省、市单位办公楼LED等媒体投放广告,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产品宣传,提升了市场知名度。

9、人才培养及技能培训。继续推进基层专业人员培养和素质提升,分两期选送50名初中以上毕业生到江西婺源茶校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系统学习;在本县举办骨干教师、绿茶加工、红茶加工、黑毛茶加工、评茶员、茶艺师培训6期,共培训500人。继续实施了全县茶产业万人技能培训工程,举办培训会106场次,培训7800人次。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我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内设三个股室,分别是行政股、业务技术股、综合管理股,单位经费属全额财政拨款。人员编制为事业编制8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工勤人员(司机)1名。实有人员12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

二、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本年度收入总体情况

2016年部门收入决算537.53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

本年收入构成情况: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补贴及遗属补助以2016年元月份工资为基数,按12个月列2016年决算;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依基本工资、和津补贴之和为基数,按12%配套编列决算;在职人员医疗保险费按人均每月按6%配套编列决算;一般在职及退休人员夏季降温费每人每年按930元决算;冬季取暖费按每人每年按800元决算。

(二)本年度支出总体情况

2016年部门支出决算537.5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2.05万元,项目支出355.48万元。

本年支出构成情况:支出决算537.53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98.4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2.65万元(遗属补助)、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0.9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需要,产业项目支出355.48万元,主要用于茶业产业品牌宣传、茶园建设、管护、培训等工作。

三、2016年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无因公出国(境)情况;无公务用车购置情况;公务接待费1.93万元,接待人数322人次,接待省、市来人检查及茶业产业发展及落实及督查及全市现场参观、及接待国外客商等。

(二)政府采购情况说明: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进行购电脑及打印机各5台,金额2.7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本单位无办公用房,现由政府安排在紫阳县移民局一楼办公。

四、专业名词解释:

(一)“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二)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附表

附件:2016年度茶叶局部门决算2017.8.3日标准报政府网站公开附表(公开01-08表).xls [66.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