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领导之窗> 领导讲话>正文详情

周继林同志在全县避灾扶贫搬迁推进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5-06-26 19:51作者: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来源: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19日)

刚才,县扶贫局高局长传达了全市避灾扶贫搬迁现场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县上半年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加快推进下半年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针对危居特困户搬迁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2015年上半年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形势

从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总体上可以说“成绩不小,问题不少”。一是安置点建设安排部署早,但建设进度迟缓。去年年底,县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对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但目前工程进展迟缓。其中,2014年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欠账大,达到入住条件只有2000余户,近1000户没有达到入住条件,部分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工;2015年下达69个安置点建设计划,开工建设只有38个,落实“以户定建”只有1400户,其余31个安置点没有开工建设,部分安置点还需进一步调整。主要原因是项目前期工作滞后。二是基础工作继续夯实,但仍不牢固。各镇开展调查摸底,进一步掌握了搬迁数量、搬迁类型和搬迁意愿,但三年轮候计划不完善,“十三五”搬迁规划基础数据不准确,搬迁群众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报备等基础工作薄弱。三是产业配套虽不断完善,但规模水平不高。部分镇开展了“一区一法、一户一策”增收试点,采取在集中安置社区周边建设产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培训工程等方式,促进搬迁群众增收就业。但个别镇在抓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上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搬迁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仍需付出艰辛努力。四是社区管理虽有加强,但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核心问题仍然是就搬迁抓搬迁,社区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缺失,不能完全满足搬迁群众基本需求。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加快避灾扶贫搬迁进程,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二、加快推进避灾扶贫搬迁三项工程

(一)精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特困户搬迁是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重中之重。关键是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危居特困户有安全的住所,包括受地灾、洪灾威胁的低保户和无能力建房、购房的危房低保户,都必须解决其安居问题;二是确保“交钥匙”安置房有符合条件的危居特困户居住,防止房屋闲置。各镇要按照《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实施避灾扶贫搬迁特困户“交钥匙”工程的通知》(紫政办发〔2015〕63号文件)中明确的危居特困户界定标准和确认程序,迅速开展摸底工作,落实搬迁对象,启动“交钥匙”工程建设,集中精力把危居特困户搬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强力推进危居贫困户搬迁工程。危居贫困户是处于危居特困户和一般危居户之间的夹心层。各镇要广泛宣传危居贫困户搬迁的补助政策、贷款政策和培训政策,深入动员,全力帮扶,加快推进危居贫困户搬迁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危居贫困户搬迁任务。

(三)大力推进一般危居户搬迁工程。一般危居户自身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有一定的搬迁意愿和能力,如果再给予建(购)房补助,是容易动员搬迁的。问题是大多数一般危居户都希望就地建房,方便生产生活。当前,村上统一规划建设安置点,如果就近搬入村级安置点,同样能实现方便。各级干部一定要深入动员和引导,破除一般危居户故土难离的观念,促使其尽快搬迁。

三、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工作

(一)夯实责任,各司其职。各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各自承担的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各镇人民政府是本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主体,要明确专门领导和干部负责该项工作,切实做好群众发动、建设管理、组织实施和政策兑现等工作。规划部门要切实完善各个安置点的规划,与设计单位、镇上分管领导一起现场核实,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国土部门要遵照“讲科学、保安全、重实际、控投资”的基本原则,加快挡护工程的设计速度。县挡护办、搬迁办和设计单位要深入现场,进一步优化方案,各镇要积极配合,完善设计,控制投资。水利部门要紧紧跟进各个安置点建设,实施安置点供水工程。电力部门要保证安置点尤其是村级安置点施工正常用电。环保部门要加快安置点环保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交通部门要做好安置点配套道路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县农商银行要切实落实危居贫困户贷款框架合作协议,真正把2000户危居贫困户的贷款任务落实到位。

(二)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县扶贫局(搬迁办)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和协调责任,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承担大、小配套建设任务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为加快避灾扶贫搬迁提供项目资金支撑。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镇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实地决策、加强督办。各镇镇长是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每一个安置点的总体规划、项目审定、户型设计、建设进度、政策兑现具体把关,精心谋划产业发展,落实好群众增收措施。每个安置点都要落实包抓领导和干部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夯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抓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责任。

四、切实解决避灾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精细管理的问题。围绕“两优化、三加强”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细管理。“两优化”是指优化建设布局、优化工程设计,“三加强”是指加强工程现场管理、加强移民搬迁资金管理、加强社区服务管理。只有做到“两优化、三加强”,精细管理的要求和提速度、上水平的目标才能实现。一要加强工程现场管理。各镇要进一步优化安置点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和房建设计,加强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尤其是落实好隐蔽工程的现场签证。二要加强移民搬迁资金管理。避灾扶贫搬迁资金管理社会关注度极高,每年都要进行专项审计。各镇和相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我县避灾扶贫搬迁资金管理不出问题。三要加强社区服务管理。我县搬迁社区服务管理基础工作仍很薄弱。部分镇虽然落实了社区用房,聘请了保洁人员,但社区公共服务、有偿化社会服务和网格化管理等工作都未落实。近期,由组织部和民政局牵头,扶贫局和国土局配合,前往白河县参观学习,借鉴白河县社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努力提升我县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规划引领的问题。当前,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进度慢,以户定建落实不好,主要原因是避灾扶贫搬迁底数不清,规划还停留在纸上,缺乏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从规划的情况来看,我们对今后五年到底有多少搬迁对象、分别搬迁安置到哪里、哪一年搬迁、搬迁后收入来源是什么等问题,底子没有完全摸清楚。规划总体水平不高,有的镇甚至没有规划,仅仅给县扶贫局上报了一个搬迁数字而已。县扶贫局要制定通用的搬迁规划编制文本,督促指导各镇进一步摸清底子,制定一个比较科学、有操作性的搬迁规划。

(三)产业配套的问题。产业配套是搬迁规划的重要内容。要明确每户搬迁对象的收入来源,无论是继续依靠土地发展产业,还是通过务工或者创业实现增收,都必须规划清楚,真正做到“一户一策”。

(四)旧宅基地腾退的问题。现行用地政策是“占一补一”,修建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占用的土地,通过腾退旧宅基地是一个重要补充来源。全县要在2015年启动旧宅基地腾退试点工作,力争实现腾退2000户、1000亩旧宅基地。白河县在旧宅基地腾退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县国土局要考察学习白河县做法,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县科学、可行的旧宅基地腾退激励政策及措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在新房建成并搬迁入住后,必须腾退其旧宅基地,拆除不安全的原住房屋。

五、统筹抓好当前工作

在抓好避灾扶贫搬迁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当前要统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防汛防滑。当前已进入主汛期,各镇一定要严格按照“三到户”要求,落实防汛防滑责任,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尤其要加强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防汛防滑工作,如果在汛期出现因为房屋受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安全生产。近期,全国陆续发生了道路交通、水上安全、消防等方面的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十分深刻。紫阳山大沟深,汉江在县内流经里程较长,道路(水上)交通安全压力很大,加之城镇建筑密度大,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各镇、县安监局、交通局、交警大队、公安消防大队以及相关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切实履职,做好各自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半年项目巡查。县委办、县政府办先后两次发文就巡查工作做出专题安排。请县考评办牵头,各镇和相关部门配合,按照两办文件要求,对半年巡查点迅速进行踏勘、确定。各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快巡查点的工程进度,力争半年巡查时能为大家展示一个鼓舞人心的工程建设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