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全县重点工作第一巡查组在高桥双桥界岭斑桃洄水五镇开展巡查

时间:2012-06-28 02:47作者:林联宙来源:紫阳县政府信息中心

  6月27日,县委书记王晓江带领全县半年重点工作巡查第一巡查组,深入高桥、双桥、界岭、斑桃、洄水五镇,对11项重点工作进行巡查。
  巡查组一行先后来到高桥镇郑远元农民工小区建设现场、镇计生办、龙潭村活动室;双桥镇四坪村茶叶基地、兰家坪山地移民安置点建设现场、镇机关;界岭集镇新区建设现场;斑桃镇麻园村林下经济示范点;洄水镇集镇规划与管理、民办幼儿园、庙沟生态农业示范点,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观看专题片、与群众及业主交流的方式,了解各镇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观摩各镇在集镇规划与管理、山地移民、产业建设、村级阵地建设、计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亮点。
  各镇在集镇管理上的超前规划和科学管理意识、在产业建设上的大胆探索、在移民搬迁安置上的创新思维和大干快上、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不断创新……无不给巡查组留下深刻印象。



  高桥镇通过乡情感召,引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在建设农民工安置小区的同时,配套建设富硒产业区,将搬迁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实现了移民搬迁“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在计划生育工作上,该镇采取“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摸清育龄女相关底子,建立目标责任推进和激励推进两种模式,推行三上门工作法,做好流动人口“一盘棋”、第三轮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跟踪服务、服务质量提升四项工作,打开了工作新局面。通过科学谋划、超前实施、以干克难,有效推进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兰草、裴坝、铁佛、龙潭等村级活动社区均按“四室三站、两会一室一场”标准建设,使之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民主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培训指导中心。



  双桥镇兰家坪安置点为全县探索出移民搬迁新模式,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设点规划、政府主导、干部帮扶、商业运作的方法,做到移民安置与集镇规划相结合、与项目资金相结合、宜居宜商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金、行政成本“三节约”。四坪茶叶产业园经过历年培育已成为育苗、栽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茶产业示范园,体现了产业助推城镇化的理念,形成了成熟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探索出了茶产品深度开发的路子。该镇在干部管理上,坚持“制度化管理、人性化关怀”,在制度建设、机制体制、后勤保障、考查督查上下功夫,打造出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正派、纪律严明、服务有力”的干部队伍。

  界岭镇抢抓政策机遇,广泛动员高寒困难群众出大山、进集镇、住社区,采取政府扶持、听证议价、信用贷款、农户自筹、统筹规划的方式全面推进山地移民安置小区建设,打造成为集休闲、居住、商贸为一体的集镇新区。
  斑桃镇独辟蹊径,靠山吃山,在林下小天地,做出产业大文章。该镇采用与高杆作物套种和林下种植的方法,大力发展魔芋传统产业。通过项目扶持和组建协会壮大资金实力,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帮扶,使之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引擎。此外,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厚朴林下苦荞种植,实现了“一片厚朴林,上下双丰收”。



  洄水镇立足区位优势,规划出“三纵四横,两区一岸”的集镇框架,并结合陕南避灾移民政策全力打造“二街”。在集镇管理上,控死规划红线,并以“创卫”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狠抓日常管理,使集镇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日常化轨道,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集镇形像得以提升。该镇通过招商引资350余万,建成占地1500平米、建筑面积2600平米,环境整洁优美、设备设施齐全、布置欢快活动、文化氛围浓厚的明星幼儿园,为集镇周边学前儿童提供了优质的保教服务。抢抓产业政策、巧用水利项目将“5.12”次生灾害坡地变成百亩肥沃菜园。利用自然地势科学规划,坡上建圈、圈下修梯、梯上建棚,形成了“猪粪变沼、沼液育菜、菜叶喂猪”的一体化现代循环农业模式,在全县首开先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教志,县委副书记尹正涛,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罗云忠,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刘占峰,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委办主任康树民,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楚安,政协副主任黄振宙等县上领导以及各镇党委书记、部分县直部门负责人参加巡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