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四年,上届政府顺利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五年如何来实现紫阳跨越发展?代县长梁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进“四大战略”、建设“五个紫阳”的构想,规划出了未来五年紫阳发展的宏伟蓝图。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建设富裕紫阳
【举措】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平台、营造大氛围。
未来五年,紫阳县走资源统筹、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集群推进、循环利用的发展路子,构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体系,以富硒资源和板石、毒重石等资源优势,做精做深富硒食饮品产业,做大做强新型材料工业,以蒿坪硒谷工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工业园区平台,营造全民支持工业、共图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产业富民战略,建设生态紫阳
【举措】做优现代农业、做强生态旅游、做精劳务经济、做活服务行业。
未来五年,全县以富硒茶、魔芋、富硒蔬菜、水产养殖为重点,做优现代农业,把紫阳富硒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富硒茶著名产品,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建成标准化魔芋种植基地3万亩以上,实现综合产值3亿元以上,建成蔬菜基地1万亩,建成水面养殖基地2万亩。全力打造“硒谷水乡、茶歌紫阳”旅游品牌,到2016年,力争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亿元以上。以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搞好维权服务、积极扶持创业为重点,加快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服务产业方面,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服务设施,加快商贸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的培育。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城乡统筹战略,建设秀美紫阳
【举措】建设精美县城、建设靓丽集镇、建设特色村庄。
未来五年,紫阳县以县城为中心、蒿坪为副中心、集镇为依托、新村为基础,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县城形成“一江两岸、一城四区”的新格局。建设园林县城。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城市和生态县创建目标。按照“突出重点镇、建好中心镇、启动小集镇”的思路,把集镇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靓丽小镇。同时全面推进山地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构建新型农村社区。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民生改善战略,建设和谐紫阳
【举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卫生服务、扎实推动文化繁荣、切实保障民生改善。
未来五年,紫阳县将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从师资力量、硬件建设等方面着手,使教育成为全县人民最受益、最满意的行业。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到2016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目标,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介紫阳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养老保险、五保户集中供养,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幸福紫阳
【举措】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统筹推进其它事业发展。
未来五年,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加强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治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创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模式,打牢加强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