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特别报道:激活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

时间:2015-10-10 09:30作者:余兴福 文 韬来源:紫阳县委宣传部

——紫阳县推行镇纪委直管村(居)监委会制度纪实

截至8月底,紫阳县纪检监察部门共接到村组干部违纪问题线索81件,其中由村(居)监委会发现的问题线索58件,占七成以上。该县从今年年初开始推行镇纪委直管村(居)监委会制度,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镇纪委赋予村(居)监委会“五项权力”,即对村级事务和村组干部履职享有知情权、调查权、否决权、纠正权和提议权,集党务、村务、财务、服务监督于一身。这就相当于在群众身边设置了“小纪委”,村(居)监委会发现村组干部有损害村民利益的行为,可以当即批评纠正,也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

从有名无实到实至名归

监督出现“真空”,是导致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村‘两委’开会都不通知我们,往往他们商量好了再告诉我们,甚至事儿办完了我们还不知道。”一位村监委会主任说起镇纪委直管监委会前的情况时,至今愤愤不平。“现在不一样了,上头支持我们监督,村里的大小事情不跟咱们商量绝对办不成。”

他所说的“上头”,就是镇纪委。有了纪委给他们撑腰打气,腰板自然就挺直了、底气更足了。为了破解村(居)监委会不愿、不敢、不会监督的问题,该县纪检监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该县相继制订完善了《村(居)监委会选举、罢免办法》、《村(居)监委会工作管理制度》、《民主评议村(居)监委会》、《村(居)监委会日常工作及监委会主任、委员考核管理制度》等十余项规章制度,对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予以明确,使监委会主任开展监督工作理直气壮。

县财政将监委会主任误工补贴由1500元提高至1800元,另设绩效补贴,由镇纪委按季考核、年终一次性发放,计划将年报酬总额提高到6000—8000元。

在选人用人上向村(居)监委会倾斜,也是紫阳县调动其监督热情的又一“催化剂”。 对群众评价好,敢于动真碰硬的年轻监委会主任,作为村“两委”领导的培养对象,对不认真履职的监委会主任,按照相关程序予以罢免。

汉王镇马家营村因村级账目公开问题造成村民持续上访,闹得人心惶惶。村监委会主任张松海顶住重重压力,奋战整整一年,将该村近10余年的账目清理完毕,向全村群众交出了一本明白账,矛盾随即平息。在今年换届选举中,他满票当选为该村支部书记。而双桥镇原百花村监委会主任左宏朝,因未及时制止原村支部书记吴某违规为儿子操办婚宴,已于近日被罢免。

9月22日,紫阳县村(居)监委会主任培训班正式开班。为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提高监督能力,县纪委监察局组织新当选的197名村(居)监委会主任集体充电。按照“急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突出村(居)监委会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主要内容,让他们知道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将农综服务、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等800多项常用涉农政策以及法规编印成书,参训成员人手一册,让他们在培训时有教材,在执行监督时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让“第三驾马车”跑起来

新一届中央纪委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顺利思考最多的就是,新形势下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抓?群众身边的苍蝇怎么拍?

他在村组一线调研时发现,部分地方村(居)监委会形同虚设,监督流于形式,村组干部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个想法在他心中萌生,能不能让镇纪委把村(居)监委会直接管起来?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延伸至村组,让“村两委”之外的“第三驾马车”真正跑起来,使之成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抓手。他的想法,很快得到县上主要领导的支持。

事实上,当初村(居)监委会就是在县纪委的指导下建立的,因其是村民自治组织,按照管理权限应属民政部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为了避免“手伸得过长”的嫌疑,后来就不参与指导和管理了。而民政部门对于村民自治工作,只负责政策上的指导、贯彻落实。虽然有义务去检查、发现问题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但无权直接处理。

村(居)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的监督机构,而监督本身又具有反腐职能特点。在今年的村居换届选举中,县镇两级纪检部门主动介入,督促指导全县175个行政村,22个社区同步完成监委会换届选举,选举主任197名,委员645名。同时加快完善软硬件建设工作,做到管理有组织、办公有场所、墙上有牌子、工作有制度、运转有程序、活动有记载、经费有保障、监督有实效。

“以前监督全凭我这张老脸,现在靠的是制度,无论谁在这个位置,都能发挥作用。”瓦庙镇瓦房村监委会主任何高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曾在县内多个乡镇担任领导职务,由于平时不苟言笑,敢于碰硬,所以群众送他一个外号——“何铁面”。

村(居)监委会成了纪检监察部门的“耳目”, 村里或社区稍有风吹草动,县镇都能很快知悉。监委会成员来自群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对情况又很熟悉,用自己人管自己人,极限压缩村组干部的腐败空间,有效破解农村“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难题。

“镇纪委直管村(居)监委会,激活了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筑起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防火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村组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县长赵立根对此深有感触。

原载2015年10月10日《安康日报》头版头条:http://sjk.akxw.cn/akrb/html/2015-10/10/content_11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