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西安晚报》:情系紫阳 一个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时间:2015-09-14 08:33作者:王娓娓 郭红文来源:《西安晚报》

真正的扶贫不仅仅是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更要“授人以渔”,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十年间,陕鼓“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资金”,真心扶贫,精准扶贫,先后投入扶贫帮困资金280多万元,为紫阳的小山村送资金、送人才、送思路、送希望、送爱心,切实为当地助困、助学,帮助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茶叶、魔芋等相关产业,并带动了其他村镇的产业发展,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型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看到紫阳政府心系百姓,在“五个一”工作法下有了可喜的变化和向好的发展,难以割舍的“紫阳情”又成为陕鼓持续帮扶的动力。

初秋时节的紫阳,青山绿水环绕,片片茶园如织。走进紫阳,无论是大山深处美丽乡村的农家院落,还是楼群林立、人群簇拥的新型城镇社区,所展现的美丽山水背后处处都体现着紫阳县委、县政府优秀的执政理念的落地。

慕名前来紫阳学习的单位不断增加,也让作为紫阳帮扶单位的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全体员工倍感鼓舞和欣慰。在陕鼓感恩和责任文化的驱动下,带着十年帮扶与紫阳结下的深厚情谊,8月末的一天,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印建安一行再次来到了紫阳。

“我们此次来紫阳,不仅仅是回访曾经的帮扶点,感受紫阳的变化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走访学习紫阳县委县政府优秀的执政理念和政务管理经验,同时探讨政企合作模式,创新陕鼓对紫阳的帮扶方式,助力紫阳新发展,持续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印建安道出了陕鼓此行的目的。

十年倾情帮扶 陕鼓与紫阳结“良缘”

事实上,早在2006年,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陕鼓就与紫阳县焕古镇结成帮扶对子,积极投身到陕西省“两联一包”(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形成的联县联乡包村扶贫工作模式,2006年启动)和千企千村(陕西省委、省政府2011年实施的企业、农村结对帮扶)帮扶行动。

印建安认为,真正的扶贫不仅仅是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更要“授人以渔”,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十年间,陕鼓“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资金” 真心扶贫,精准扶贫,先后投入扶贫帮困资金280多万元,为紫阳的小山村送资金、送人才、送思路、送希望、送爱心,切实为当地助困、助学,帮助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茶叶、魔芋等相关产业,并带动了其他村镇的产业发展。

为了增强紫阳的“造血功能”,陕鼓从2011年开始,不但资助了50余名紫阳县贫困大学生,还以“人才扶贫”的形式,向紫阳县焕古镇腊竹村选派了多名陕鼓优秀青年干部作为志愿者,驻村蹲点、与村民共同劳动、生活,深刻体验村民的辛苦,为村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焕古镇镇长喻铭星说,2014年,焕古村和腊竹村人均收入已近万元,成为焕古镇摘掉“贫困村”帽子仅有的两个村,而这两个村都是陕鼓集团的定点帮扶村。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隆毅、紫阳县县长赵立根等领导也由衷称道说:“陕鼓是在紫阳扶贫最认真、最用心、最扎实,为当地解决问题最多的单位之一!”

如今,紫阳已经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2012年底,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安排,陕鼓定点扶贫地已进行了变更,但陕鼓与紫阳小山村的“不了情”仍然延续。2013至今,陕鼓每年仍会安排专人了解紫阳和焕古镇的发展需求,并持续为当地捐赠资金用于产业扶持和“扶智、助学”。

再进小山村 陕鼓爱心永续

时隔四年,再次踏上腊竹村,这里的变化让印建安倍感欣慰。相比于四年前,曾经的五保户陈明玉老人的家已今非昔比,不仅住上了新盖的二层小楼,还新添了不少家用电器。陈明玉老人告诉印建安:“陕鼓给我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思想。现在,我自己经营着一个茶园,家里收入稳定,生活也有了保障。”

走在陕鼓集团出资修建的便民桥和通村公路上,曾经在腊竹村驻村挂职锻炼的陕鼓青年志愿者李焘感慨地说:“这里留下了我太多的记忆。2010年‘7.18’特大泥石流让腊竹村损失惨重,房屋冲毁,路面四处坍塌,涵洞、桥梁全遭损毁……我和村民们一起进行灾后重建,也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自2006年以来,陕鼓先后为紫阳修建了18座便民桥,并出资改造了腊竹村胡家梁、刘家梁两条共计4公里的山路,以及焕古村的通村公路和码头路。当地村干部介绍说,自从修建了连接码头的通村公路,第二年,焕古村就有上百户村民建起了新居。如今的焕古镇,一座座小楼依山而建,装点于山水之间,村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种植茶叶,悉心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紫阳面貌的改变,凝聚着紫阳县委、县政府“一切为了百姓”的执政理念,也饱含着陕鼓十年的帮扶与担当精神。面对紫阳的可喜变化,印建安表示,看到陕鼓过去帮扶的成效和当地政府一心为民的发展理念,看到百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陕鼓欣慰和鼓舞。作为国企,陕鼓还将继续带着感情,与紫阳探讨新的帮扶方式,为紫阳发展和百姓的安康生活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创新帮扶模式 助力生态紫阳发展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紫阳对城镇建设、产业脱贫有着迫切需求。

印建安表示,陕鼓要将帮扶工作和紫阳的生态环境及产业发展相结合,创立新型的帮扶关系,做到精准帮扶,深度帮扶。为此,陕鼓在持续对紫阳进行资金和智力帮扶、参与紫阳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输出企业自身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助力生态紫阳的发展建设。作为国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紫阳县境内山峦交错,河溪密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水质安全的战略保障地位突出。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积极筹建集中居民安置点,不仅对水源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解决了当地居民集中供水、供暖等民生问题,极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然而,当地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能力不足,目前安置点的道路、桥梁、住房、上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投入有限,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紫阳的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需要成熟的技术方案和真诚的合作伙伴参与建设。”紫阳县县长赵立根表示。

陕鼓的技术优势和主动参与建设的意愿,打消了地方上的担忧。目前,针对紫阳城镇建设规划要求以及当地水质特点,陕鼓集团已建成紫阳县城关镇新田村集中安置点污水处理工程示范项目,处理过的水质已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该试点的成功运行推进了紫阳县污水处理工程进展,对维护汉江水质稳定、丹江口水库水源涵养地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赵立根说:“陕鼓是知名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未来,紫阳与陕鼓集团将加快探索全面战略合作模式,在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深度、务实合作,加强沟通对接,携手共同发展,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目前,陕鼓集团已与紫阳政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的共识,计划在当地城镇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地方企业培育及教育投入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这种政企合作新模式,将助推紫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使当地百姓生活更加安康,也将促进陕鼓未来的经营发展,实现政府、百姓、企业利益的多方共赢。

原载2015年9月14日《西安晚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