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民歌之乡紫阳,除了秀丽山水引人瞩目,近年发现的清代巨幅壁画局部画面也在省内外引起轰动。为了保护修复这一历史遗产,去年该修复项目被纳入到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项目中,中德专家联手,用三年的时间让壁画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紫阳县清代北五省会馆位于距紫阳县城8公里的向阳镇任河与汉江交汇处,会馆内至今保存完整的约100多平方米的壁画,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壁画,系清道光至同治年间作品,为当时名家工匠所作。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在商贸会馆史、建筑史、艺术史和民俗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据了解,保存如此完好的建筑内壁画在全国仅有5处。但由于受到雨水浸泡、墙体返潮,加之墙面变形,该壁画存在着各类不同程度的病害,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修复工程项目被省文物局确定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由县政府委托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西安文保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将壁画保护工作纳入到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项目中,通过科研提升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水平,2011年4月正式启动该项目。
按照北五省会馆保护修复方案,该项目将壁画研究与保护修复同时进行,通过为期3年的工作,积极探索、研究针对殿堂壁画类的保护对象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保护修复思路和实施技术体系,全面揭开这一全国少有壁画的神秘面纱,让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再现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