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紫阳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纪实
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紫阳县克服一切困难,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000套,预计年前将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克难攻坚敢作为
据国土部门调查,紫阳县现存滑坡隐患点1200多处,其它地方也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建房用地。几乎每一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要靠拆迁腾地。施工也是难上难,受地形条件限制,几乎所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要打桩基、行框架。“紫阳一根桩,关中一幢房”,建设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此外,材料的来回倒运也几乎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费时又费力。
紫阳县委、县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头号工程”来抓,钢性纳入各乡镇和部门的年终考核。层层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班人马,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头,硬落实、扛死肩。为攻取难点,确保任务完成,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过硬措施。同时,成立由政府主导的非营利的紫阳县城建投资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全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授予“城投公司”规划区内土地独家征用权和房屋建设权,确保建设用地,抑制房价上涨。全县目前已规划了7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区。
多措并举强推进
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基本需求,安居乐业是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针对今年雨水较多、耽误较大实际,紫阳县与各承建企业及时签订了补充协议,详细规定了各工地每日的上劳数量和投入机械的数量,以及各时段的建设形象进度,一天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奖励先进,同时也出台了惩罚措施,凡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承建企业将扣罚100万元。协议签订后,各企业自动展开建设大比拼和大竞赛,充分发挥“白加黑”和“五加二”的精神,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采取了搭工棚冒雨施工,倒排工期、轮班倒昼夜施工等措施。
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产权置换的方式获取建房用地。通过“拆棚户平房”建设高层楼房,不仅有效解决了原住户的住房难,也成功解决了很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实现了“用地不变、房源增加、民生改善、县城变美”的多重目标。目前全县已启动了鸡家嘴、桥沟路、河堤路三个棚户区共680户的改造项目,根据地理条件允许和群众需要,同时配套规划了1500多套限价商品房。
为抓进度促质量,紫阳县住建局作为责任部门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个局领导负责一个工程建设点,带领三名干部守在工地现场抓,一名干部负责进度,一名干部负责质量,一名干部负责协调,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住建局与分组领导和干部签订责任书,筹集20万元资金奖优罚劣。
面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重、时间紧,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紫阳县开辟了保障性住房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计划、财政、国土、建设、规划、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协同联动,全力以赴保证各项审批“短、平、快”。同时,积极开展超前实施工作,即在招投标前政府就提前启动项目区的“三通一平”等基础性建设,待招投标程序完成后再以成本价结算交给承建企业,从而有效减少了“走程序”中的时间上的浪费。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已成为一个地方富足安定的象征。紫阳县将积极响应中、省、市号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压紧逼、苦拼实干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