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标题):关于加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提案人:贺习才(广城镇政府)
刘 兵(广城镇政府)
潘学义(广城镇中心学校)
吴义林(高滩镇政府)
马孝荣(联合镇中心学校)
理 由:城乡环境污染严重,无制度、无规范的场所,无专人管理,存在垃圾乱扔,涨水乱泼,废水乱流的现状,特别是农村无固定的垃圾投放点和处理方法,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和生活垃圾,尤其是紧邻河边的乡镇和村所有的垃圾和废水全部倒在河里,不仅污染了水源,也污染了环境。
建议:
1、加大投入,在每个镇分别建垃圾场,实行垃圾定点投放,规范处理。
2、加强宣传教育,对干部群众进行环境保护专题教育,定期进行培训,通过电视、板报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让环保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3、严格考核,县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除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外,把环境保护考评列入镇村考核的重点,对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实行环境保护干部定责。
审查意见:请环保局、规划局办理。
紫阳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政协紫阳县十一届全委会委员第54号提案答复的函
贺习才、刘兵、潘义学、吴义林、马孝荣委员:
你们好!你们所提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紫阳农村环保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在此我代表县环保局对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我县的环保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把紫阳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努力实现生态紫阳的目标。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召开了局党组会,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人办理,与规划局、工商局进行了衔接,并分别对每个建议或提案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行成了答复函,同时还对我县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行了再次修改和完善,对我局曾经做过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反思,对下步工作进行了梳理,对工作措施进行了完善。下面就你们的提案做如下答复,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诚如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现象,以前,我县的农村环境面貌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着“五无”(无专门的管理机构、无专兼职管理人员、无专门的保洁队伍、无垃圾堆放场等环保基础设施、无经费保障)和“四乱”(垃圾乱堆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在环境保护方面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2007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同时出台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工作措施。2008年7月24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对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与正确决策增强了我们做好我县农村环保工作的信心,也为我县集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机遇。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对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一是调整充实了县环保工作委员会成员。二是给县环保局增加了编制,解决了环境监察大队和监测站的人员编制问题;三是在每年年初召开的环保工作会上,对全县环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全年环保工作的重点,并与各镇签定环保目标责任书,以夯实工作责任;四是在开展“双创”活动中,把各镇的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到“双创”工作的范围之中,并进行了重点突破;五是从去年起先后启动了13个镇的垃圾堆放场建设工作,止目前已经有汉王、焕古、红椿、东木、高桥、斑桃等10个镇的集镇垃圾堆放场已经建成并相继投入使用。麻柳、双桥、洞河的垃圾堆场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在一些集中安置点,也开始推行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理。计划到明年底,全县所有集镇全部建设垃圾堆放场,能较好解决垃圾乱堆乱倒和无处可倒的问题;六是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2起分期分批在农村地区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二、加大项目汇报争取力度,以项目为支撑,努力改善农村地区环境面貌。我县是国定贫困县,县本级财政拮据,保工资和保运转尚且有困难,对环保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更加困难了,为此只能加大向上争取项目的力度来弥补环保投入不足的问题。自2002县环保局成立以来,始终没有放松项目争取工作。在农村环保项目争取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争取。先后编制了《汉王镇安五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双安乡集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及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并成功争取中省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60万元,用于双安乡和汉王镇安五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二是编制了《任河流域集镇垃圾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功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对向阳、高滩、毛坝、高桥等镇集镇垃圾堆放场建设进行了支持;三是编制了《城关镇楠木村等5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并多次就项目的立项到省市进行汇报。四是2012年我局又根据我县今年环保工作的重点,组织制写了《紫阳县20个集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紫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多次汇报与争取。省厅领导已经明确表态对紫阳县20个集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尽管我县想尽千方百计尽可能多的争取环保项目资金,但因为我们国家要解决的环保问题太多,每年国家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相对于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少,而且在我省,省上把环保工作的重点放在陕北与关中,对陕南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重视程度不够,资金量也就特别小。这些情况还请你们理解与谅解。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护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不受侵害。在工作中,我局坚持以加强日常监管为手段,始终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坚持以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对饮用水源地、建筑施工噪声、重点企业、矿山开采、医疗废物处置等污染情况开展了专项执法,查处了一批环境违规违法行为,有效地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加大环境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在环境信访工作中,我局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发展大局,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体制,夯实信访工作责任,细化信访工作措施,抓住信访热点难点,强化环境执法检查,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我局成立以来,共调查处理群众环境来信来访200余起,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我县的环保工作也在信访案件的查处过程中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四、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改善县域环境质量。一是扎实做好生态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创建县级生态镇(村)考核标准及申报程序》,完成了《紫阳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现已提请省环保厅进行审定。今年上半年,我县汉王、洞河等6个镇、5个村已分别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生态镇、生态村。全县累计有9个镇,9个村分别被命名为市级生态镇,14个镇、41个村被县政府命名为县级生态镇、生态村。生态村。生态创建工作的开展,加快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促进环境面貌的改善和清洁能源在农村的推广。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绿色单位创建活动,以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绿色单位的创建活动。县幼儿园、县电信公司等5家单位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秦丰电力公司、瓦庙镇中心学校等4家单位分别被县政府命名为县级“绿色企业”、 “绿色学校”。三是努力做好城乡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我局起草了《紫阳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办法》,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予以印发执行,使我县的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先后对县城及各镇的饮用水水源地的区划进行了划定,明确了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开发活动进行了规范。四是全力协助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做好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参与了“两场”建设的选址,积极协助项目业主办理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成立了“两场”建设援建领导小组,抽调了一名领导和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去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工地协助开展工作。
五、强化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一是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契机,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企业、学校的协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扩大宣传阵营,营造强大声势,提高宣传效果。在“六.五”宣传月期间,曾与团县委、教体局、县幼儿园、紫阳小学、紫阳中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关爱祖国花朵共享绿色未来”等环保主题庆祝活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6.5”世界环境日暨环保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召开了重点企业纪念“6.5”世界环境日环保座谈会;在紫阳环保网站开辟宣传专栏;在县广播站、电视台滚动播放环保宣传标语、环保知识问答、环保宣传片;精心制作了《紫阳环保“十一五”成就展》展板,对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十一五”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集中展示。二是以绿色创建为抓手,不断深化创建活动内涵、巩固创建成果,绿色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展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观念,有力地促进了重点企业和学校等单位的环保意识的建立,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珍惜资源、减少污染观念的推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利用广播、报纸、电视、政务信息网、紫阳环保信息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做到网络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多种形式环保宣传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较好成效,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环保工作局面正在形成。
各位委员,虽然在过去的时间里,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我局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工作中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今后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依法监督下,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紫阳为目标,抢抓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开发的机遇,真抓实干,克难攻坚,热情服务、严格执法,为改善县域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能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单位:紫阳县环境保护局
联系电话:0915-4426625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