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提案人:马孝荣(联合镇中心学校)
理 由: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有关心理教育的实践,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标志。但是,在今天我们不时在报纸、电视中看到或听到学生出走、自杀等等,或听到学生出走、自杀等等。甚至有的学生无所顾忌去违法犯罪,为害社会,不假思索地毁灭自己,伤害别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建 议:
1、呼吁社会、家庭、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希望上级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挥中心指导和管理全县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课程安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并定期对计划进行评估。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通过建立校园网开展网上咨询热线。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两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形成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老师以及团队干部为主题,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工作体制。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复函
马孝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收悉,现函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上好健康教育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心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充足。
3、扎实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开足体育课时,合理安排两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等集体锻炼时间,积极引导各校园创新形式,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重视学生心理干预,积极培训教师建立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积极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开展心理疏导。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育人、特色立校”活动,以文化育人,以优良的校风、班风感染学生。积极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以活动锻炼人、塑造人,培养学生健康兴趣爱好和健全人格。
6、依托学校,走进社区,牵手家庭,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会、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作用,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有能力在家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不断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7、突出留守、单亲、特困家庭和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教育,通过教职工结对帮扶、学生手拉手、代理家长等形式,从生活、学习上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努力为他们营造安全、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8、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融入社会,让学生有机会与他人沟通。
9、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规范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以上措施为促进我县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也随之变化、增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由于独生子女缺乏玩伴,很多时候就是和游戏机、电脑为伴,父母亲又因工作压力缺少对孩子们的正确关爱和心理疏导;特别是留守儿童少年家庭温暖、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学校也存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升学上,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前的很多孩子性格孤僻,自私,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经不住挫折;加之学校缺乏心理教育专门人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加大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加强心理咨询老师的培训力度,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筹建市、县、校三级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联系单位:县教育体育局
联系电话:0915-4421319
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