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紫阳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委员提案第2号

时间:2013-04-11 08:02

  标 题:关于加强县城供水管网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县政协学文委
案 由:供水管网是城市、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之为城市、企业的“生命线”。其运行可靠与否,同市民生活、企业生产和国家机关正常上班等各方面密切相关。目前,县城铺设供水主管网18公里,涉及县级机关、学校、医院、工厂、商场、餐饮、建筑以及1万余户6万余人的生产生活。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饮用水工程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了县城饮用水问题。随着紫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城人口逐年增加,工矿企业的迅速扩张,县城骨架逐步拉大,供水管网的布设、管护与县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管道的开口和支管道的埋设不合理,单位与居民公开一个单口,很不利于管理,一处出现问题,就要关总阀,影响一片的正常供水,给机关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损失和不便。二是部分管道老化,渗漏现象严重,据供水公司初步估计,每年损失30%左右,有些地方危及公共设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同时,影响水的质量和安全。三是维护管理亟待加强,有些主支开关阀常年无人管理,有的地方生锈腐烂,一旦出现问题打不开、关不紧,给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带来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县城发展的全局加以解决,以适应县城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县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建 议:
1、科学规划,细化管理。要将主支管道管理分区域细化,把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严格分开,把住宅小区内的每一幢楼之间、单元之间严格分开,可预防一处出现问题,不影响大面积给水。
2、加强监管,及时排险。要组织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抢修,确保公共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管护,节约资源。要定期对开关阀进行维护,确保应急突发事件时正常使用。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用水的监管,防止有的地方无人管、长期流,浪费资源,同时,预防对公共设施和人民财产的危害。
4、开通电话,及时抢修。要开通抢修电话并公布于众,成立抢修队伍,及时快速果断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审查意见:县水利局办理

紫阳县水利局

关于对县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复函

县政协学文委:

县政协紫阳县第十一届二次全委会委员第2号提案建议收到,非常感谢你们对县城供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县城供水管网管理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认真分析、研究了县城供水建设、管理和今后的目标任务及存在的问题。现将县城供水管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水是生命之源,县城供水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我县供水系统基础薄弱,由于建设时间长,年久老化严重,加上近几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水源、供水规模、管径不足等问题为供水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近几年来,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多方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增加收入,在水源、管网改造、区域化供水管理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使今年在连续干旱几个月的情况,没发生停水情况,为县城安全供水奠定了基础。

一、水源建设情况:近几年,由于县城人口剧增,供水水源压力不但增大,为保证供水,一是我局在去年投资300多万元,集中人力物力,建设了汉江抽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干旱时带来的水源不足的问题;二是为了保证规划8万人口的供水问题,今年我们开工建设了县城后备水源工程,投资2160万元,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工程建成后,主要解决西门河新区、任河嘴新区、江南滨江新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以及老城区居民用水保障率较低的问题,项目建成后供水保障人口达到8万人。

二、管网基础建设情况。近三年,投资近650万元,对县城供水主管道和给水管网进行了重建和扩建。一是投资345万元重建了西门河供水主管道,减少了水源水量的流失,大大增加了供水主管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投资217万元对县城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2011年至2012年共改造县城供水管网17000余米,大大减少了管道渗漏现象,对管道“跑、冒、滴、漏”现象得到了有力控制;三是投资83万元扩建了红卫二路给水主管道,保证了县城红卫二路以南紫府路以北所有住户的正常用水,建设中科学规划,严格区域划分,合理增设阀门,便于今后维修管理。

三、科学规划,提高区域化供水管理能力。今年来,县供水公司根据县城供水现状,为杜绝因维修时,停一处水而影响大面积群众停水问题,对县城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排查,县供水公司加大了供水管网的巡查和各区域阀门的检查,在部分地段增设了阀门,对原阀门进行了维修。一是对县委、县政府大院、教场坝一线给水阀门的检修和维修,二是新增高位供水总阀,保证了高位正常供水,为高位水用户管道检修维修起到了保证作用;三是新增火车站供水阀门,严格控制火车站供水,四是紫阳一中新增阀门一处,可控世纪大厦一带供水,五是县城部分公厕给水改建扩建和阀门的增设,结合县城公厕改造,共增加阀门四处,这些措施,使县城供水区域进一步细化,使维修一处,停水一片的情况得到控制。但是为了实现更严格的供水区域化,科学化、理规化,将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全面分开,预防一处出现问题,不影响大面积供水的目标,我们在建设和改造时,逐步将一片区一片区的改造,预计在2至5年内才能实现。

四、强化管理,安全供水。一是县供水公司制定了紫阳县县城安全供水预案,成立了供水应急抢修小组,对管道不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修,全力确保公共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对重点阀门点定期维护,对老化阀门及管道及时更换,保证阀门开关灵活,确保应急突发事件时阀门能正常使用,三是坚决杜绝停水现象(除自然灾害外),加强维修、抢修服务,如遇特殊原因停水,及时通过《紫阳新闻》、政府网站、贴公告向所停水片区用户发送停水信息等的方式发布停水通知,管网维修时要求及时,少停水,停水时做到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发现或接到报漏,抢修人员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做到小漏3小时内排除,爆管抢修24小时内排除,计划停水及时通知用户蓄水备用,确保抢修维修及时率达98%以上,公司抢修一般安排在晚上12点施工,不影响用户正常用水。

五、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强职工作风转变,提高职工个人素质,县供水公司负责全县供水和维修,搞好优质安全供水,对我县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司全体职工全面树立全心全意为县城广大用水户热心服务的思想、树立以增加企业效益为目标的思想;二是公司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服务意识教育,做到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及时高效,文明规范,在收费大厅设立用户满意度测评箱,真诚接受用户监督,进一步要求安装维修人员和抄表人员提升服务态度,始终做到用户满意为宗旨,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三是加强供水宣传,并利用每年3.15活动对县城供水加强宣传,让用户了解县城供水现状,理解县城供水存在的困难,呼吁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好县城供水;四是加强净化厂值班,加大水质监测和化验力度,对出厂水,末梢水定期检测;不定期对水源地,供水管道,供水管网,加强巡查,全力确保县城安全优质供水;五是合理调整收费时间,每月21日止31日是抄费时间,收费大厅停止营业,为确保用户及时缴纳水费,公司将主要负责人电话公布在收费大厅门口,接到电话后及时安排工作人员按时到收费大厅收缴预付水费,保证用户正常用水,并同时加大卡式水表的使用和预存水费宣传;六是电话公开,热诚服务,公司已将领导电话和抢修电话公布于众,及时办理用水户来电来访,解决用户用水困难问题。

、存在的问题

1、水源水量不足,供水成本大。近年来,供水水源地遭到破坏,供水压力大:近年来县城供水水源地由于气候因素和高速路建设的破坏,丰水季节可以勉强维持供水需求,一旦遇上天旱少雨,供水量明显不足,日来水量由原来的8000立方米骤减到现在的2000立方米左右,给县城供水带来了巨大压力。长滩沟、西门河水源满足不了县城供水,多数靠汉江抽水。天旱季节全靠汉江抽水,抽水电费月高达7万元(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电费都在6万元左右),年抽水电费在60至70万元左右,大大增加了供水成本。

2、水价与成本倒挂,我县水价一直处于多年前的较低水平,低于全市其他县的水价水平。8年来价格一直未调整;另外近几年县城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骨架的不断拉大,加之高层楼房的不断修建,高位用水也大大增加,二次提水成本随着增加,因此企业生产成本的加大,形成水价倒挂,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压力,导致企业年年亏损,至今还欠职工养老统筹26万元左右,水价调整迫在眉睫,企业运转举步维艰。

3、随着城市的发展,县城部分区域管网供水能力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求。一遇用水高峰时刻,少数高层用水户和末梢用水户水量严重不足,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用水最困难的地方主要在火车站、钟鼓湾一线,恳请县政府支持,在今后天然气管道安装时,并行安装一趟给水主管道(紫阳一中背后至火车站),增加钟鼓湾一线管道容量。

总之,近几年县城供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供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供水秩序良好,实现了安全供水目标,但还存在有些不足,今后我们将认真思考,深刻反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用户满意为目标,认真听取广大用水户的建议和意见,努力搞好我县县城供水工作,同时也希望全县人民一如既往支持关心供水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专此函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水利局

联系电话:0915-4425257

紫阳县水利局

2013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