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紫阳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委员提案第85号

时间:2013-04-11 10:11

标 题:关于实施沿汉江茶桔带工程的建议
提案者:夏成华(县工商局)
理 由:随着紫阳富硒茶对外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其市场潜力将会更加巨大。因此,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园和柑桔园基地十分必要。从汉城到洞河,两岸面积大,是瀛湖旅游资源的重要区域。沿江两岸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茶园和柑橘园的最佳适生地。因此,实施汉江沿江两岸富硒茶桔带工程,打造富硒茶桔观光旅游带,形成集农业产业,旅游观光,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经济产业带,对提升紫阳农林产业和旅游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 议:
一、实施汉江两岸富硒茶桔带工程。建设周期为2至4年,汉江两岸2000米范围内,全部铲除灌木杂草,挖坑整地,栽种茶园和桔园,两园相间,互连成体,形成绿色茶园和桔园带。
二、加强组织领导。由政府领导,林业局、茶业局、文广局、水利局等部门牵头,沿江镇村组织实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利用林业、水利等项目资金和陕南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资金,进行捆绑扶持。二是利用民间资金、招商资金、村民土地入股、实行股份制经营,多方联合,多方受益。
四、建设小经济体。发展茶叶初级加工厂和茶园桔园农家乐。
审查意见:县林业局主办,县茶业局协办

回复意见:

夏成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沿汉江茶桔带工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函复如下: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茶桔发展工作的关心。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认为您的提案非常好。提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汉江沿线发展桔茶的优势及有利条件,对如何做好汉江沿线适生区的茶桔发展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好以茶桔产业为主的山林经济很有启发和帮助。抓好特色资源的发展和开发,大力发展山林经济是当前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林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你的建议,我们在茶桔发展方面重点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
  我县茶桔资源比较丰富,也是目前我县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基地质量低、产业基础弱、发展机制不健全、综合开发不到位导致发展乏力,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我县优势产业的经济效益,有计划分步骤的持续发展茶桔产业,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山林经济发展,根据我县自然特色、主导产业差异,将全县山林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为“三区三带多点”的空间格局,即:三区:高山山林经济建设区、中山综合型山林经济产业区、低山集约型山林经济产业区;三带:汉江自然生态道教文化旅游产业带、任河生态景观旅游观光带、茶园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多点:多个林下产业示范基地。而富硒茶及柑桔则作为中低山地域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和支撑。
  二、重点扶持
  一是将“做强富硒茶饮业”、“做精特色水果业”作为全县山林经济发展的五大项目中的两大内容统筹发展,在加大已有茶园和桔园肥培管理的同时,计划下半年在汉江沿线再规划建设高质量的富硒金钱桔丰产园1000亩(茶叶基地发展以由县茶业局统筹安排)目前规划设计、品种选优、种苗繁育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二是组建富硒金钱桔产业建设示范园区和紫阳皱皮柑产业建设示范园区,用3至5年时间在汉江沿岸海拔700米以下土地条件较好的城关、洞河、焕古等镇将紫阳金钱橘规模发展到4万亩,在汉王镇皱皮柑发展到1万亩,以此带动紫阳特色水果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提效益。
  三、健全机制
  一是成立了紫阳县现代林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统筹茶桔发展工作中的相关事宜;二是建立园区扶持发展激励机制,统筹项目发展资金,对茶饮业及水果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富硒茶饮业及特色水果业的组织发动、工程实施、抚育管护、市场培育、提质增效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督查、综合评价,及时发现、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茶桔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联系单位:紫阳县林业局
  联 系 人:方先念
  联系电话:0915─4424929


紫阳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