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案第27号

时间:2013-04-11 15:50

案 由:关于启动汉王镇集镇防洪大堤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赵堂武(汉王镇党委书记)
佘在随(汉王镇政府镇长)
朱永平(洞河镇党委书记)
沈长刚(县蚕桑站站长)
沙阳斌(洞河镇退休干部)
  赵安红(汉王镇副镇长)
   蔡英宏(焕古镇党委书记)
   苟克乾(焕古镇人大主席)
   张平德(汉王镇初级中学副校长)
   朱紫兰(县人大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
内 容:近年,汉王镇紧紧抓住陕南移民政策机遇,坚持高起点定位、高规格设计,运用经营集镇的理念,充分挖掘古汉文化特色,出台新型集镇规划,在集镇旧址启动新建汉王镇集镇避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并建设了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计划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建设12幢安置房,可容纳2000户7000余人,安置点住房融入汉代元素风格;二期工程将启动建设一条横贯东西长1.5公里宽22米的汉王大道,启动建设1500米的防洪大堤;三期工程逐步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建设,主要启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汽车站、河堤客运码头等,逐步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完备、河岸绿地与古汉建筑遥相辉映的新型集镇。
目前,安置点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启动,预计2013年完成12幢古汉风格的安置房建设,4200名群众将进城落户、顺利入住,但一直没有防洪大堤,在汛期来临时将会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 议:2013年,请水利部门尽快做好汉王镇集镇防洪大堤建设工程,确保集镇人民群众安全度汛,使安置户放心入住安置点,同时使陕南第一条具有汉代文化元素的仿古街道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紫阳县水利局
关于对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第27号建议案的复函

赵堂武、佘在随、朱永平、沈长刚、沙阳斌、赵安红、蔡英宏、苟克乾、张平德、朱紫兰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启动汉王镇集镇防洪大堤建设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现就你们提出的建议函复如下:
为了切实解决汉王集镇防洪大堤确保集镇及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安全度汛,在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安康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于2012年10月完成了《陕西省汉江紫阳县汉王集镇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由于考虑到国道从原设计中的河堤上通过,经县政府同意暂缓实施。后来通过县水利局组织专家修改设计方案,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对该方案进行调整,于2013年6月陕西省发改委批复了该项目,同意建设汉王集镇防洪工程。艾蒿沟防洪工程属于汉王集镇防洪工程的一部分,保护着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的安全度汛。艾蒿沟防洪工程治理总长度281.2米,一期完成右岸堤防336.0米高程以下施工,堤型为下部重力式挡墙加上部土堤护坡,计划总投资357.8万元(中标价)。目前艾蒿沟防洪工程已于2013年7月30日开工建设,同时汉王镇党委、政府也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协调服务、安全保障工作,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专此函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水利局
联系电话:0915-4425257



紫阳县水利局
201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