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阳过海”团队在我校指导的以“奋进追梦新时代,砥砺爱国奋斗情”活动主题展开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积极响应该活动,宁波财经学院的工商管理学院六名学生自发组织了一支“探索非遗传统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紫阳县探索民歌文化。
1.初访紫阳民歌传承人
2019年7月7日,团队成员到达紫阳县城后,在联系人的指引下,接触到紫阳民歌传承人何耀礼爷爷。他热情的讲述了紫阳民歌,让大家更深的了解紫阳民歌的文化内涵。
团队成员初见就开门见山的向爷爷说明了此行的目的,爷爷了解后直接的介绍了紫阳民歌。紫阳民歌具有几百年的历史,民歌的词曲主要来自三方面:劳动、生活、爱情,其中关于劳动方面分支出紫阳山歌、茶歌等,古代劳动人民在辛勤工作时唱出腔劲有力的高昂歌曲;关于生活方面,主唱孝歌,还有家中儿女喜事时抒发出欣喜若狂的欢脱歌曲,以及关于老人去世等事件难忍心中悲伤情绪通过悲伤的民歌来表达;关于爱情方面,紫阳民歌更是可以说是情歌畅行,为宣扬紫阳民歌非遗文化,中央电视台在紫阳拍了部经典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这一天的畅谈,才得知紫阳民歌原来有这么多的分支,文化如此深厚。
2.学习紫阳民歌
2019年7月8日,团队成员再次出现在何耀礼爷爷的何家大院中,何耀礼爷爷教大家唱山歌,让大家深刻体验紫阳民歌的曲调美和其韵律美。
何家大院内,何耀礼爷爷介绍了紫阳民歌的曲调分为三方面:高腔、平腔和悲伤调。紫阳民歌的词都极富故事情节的,因此民歌中饱富情感。何耀礼爷爷讲述了他走向非遗传承人的一步步进程,并且唱了许多民歌来诠释了紫阳民歌的内涵。同时,何耀礼爷爷还教授了一首山歌《山歌不唱不开怀》,让大家亲身感受紫阳民歌的精髓。
本次参访紫阳民歌非遗传承人的活动,了解到紫阳民歌得以传承到至今都是非遗传承人记谱、记曲子、口口相传的功劳。在学生们向伟大的非遗传承人致敬的同时,应当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实践中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永久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