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天,茶乡紫阳一片忙碌景象。作为紫阳茶叶核心产区的焕古镇,却因茶叶生产期间集中用电,导致电压不稳,部分茶企设备“带不动”、生产效率上不去。在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不远处的一间临街店铺内,有一处人大代表说事点,市人大代表、焕古茶业协会会长李奎在这里了解到变压器电压不稳的问题后,及时把这一信息反馈到镇党委政府。最终,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更换了14台变压器,解了茶企的燃眉之急。
为了让各具特色的代表联络站阵地“活”起来,切实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紫阳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坚持特色化建设、常态化运行、创新化融合,积极推行“代表联络站+”的模式,在保证代表“常在”、吸引群众“常来”、推动民事“常办”上进行探索与实践,推动代表进站履职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进一步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焕古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议事室,正在讨论镇中心幼儿园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焕古镇中心幼儿园地处集镇主干道旁,过往车辆密集。以前每到上下学时段,车辆乱停、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成为家长们的“心病”。去年7月,县人大代表、幼儿园园长夏斐在走访中收集到群众要求治理幼儿园校门口交通安全的诉求后,立即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议事会上提了出来,引起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多方努力,幼儿园门口设置了机动车辆禁停标志,周边路口增设了违停抓拍摄像头、减速带以及安全警示标识,大门两侧设置了分流式接送等候区域,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得到了保障。
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履职阵地建设作为人大代表密切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枢纽。一方面,通过联络站让代表方便联系选民,选民及时找到代表,努力实现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零距离在线”;另一方面,通过人大联络站,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和人大代表履职流程,让广大人民群众走进人大、了解人大。
2024年11月,洞河镇人大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体验馆,在20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空间内科学布局,形象展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生实事闭环监督、协商议事等内容,让代表和群众沉浸式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体验馆里,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通过体验馆里的议事会,洞河镇人大助推解决了该镇二台子移民搬迁社区房屋大修基金征收、屋顶漏水、小区物业管理和道路建设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在高滩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块“老人大无忧接待室”的牌匾格外醒目。近年来,高滩镇大量移民搬迁进入街道社区,因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类矛盾多发。2023年8月,高滩镇人大聘请已经退休了的镇人大原主席吴选成牵头成立了“老人大无忧接待室”,利用其情况熟、人脉广、威信高的优势,将人大联络站搭建成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收集意见的“民意窗”、矛盾纠纷化解的“服务站”。通过“代表联络站+矛盾调解”的模式,积极引入人大代表、法律援助等第三方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成功化解涉及生态环境、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群众满意率达98%,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听事、理事、议事、办事、督事、评事”的议事流程,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群众的小事、基层治理的难事、代表建议中的要事等议事重点,畅通沟通交流议事渠道,让居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治理,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群众时刻感受到代表在身边、人大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