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乡镇快讯>正文详情

瓦庙镇: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5-03-06 08:08作者:陈浩轩来源:瓦庙镇政府

在秦巴山脉的环抱中,紫阳县瓦庙镇正悄然崛起一座充满希望的中药材产业基地。近年来,瓦庙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中药材产业为突破口,通过精准招商、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推动中药材产业从零散种植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直以来,瓦庙镇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来抓。镇党委、政府围绕“药材强镇筑基、硒业兴镇强链、文化活镇铸魄、生态美镇添彩、平安稳镇护航”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制定了《瓦庙镇中药材产业强镇三年(2025—2027)行动计划》,明确了“补链、强链、延链、稳链”四大工程,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种植环节,瓦庙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近年来累计盘活6000余亩撂荒地和低效林地,用于集中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邀请西农大教授、乡土专家开展多轮次药农培训,推行“四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确保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和科学化。2024年,全镇药材产值达1120万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自主种植等途径人均增收0.6万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精准招商,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了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全链条发展,瓦庙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镇领导班子先后5次深入安徽亳州、四川等地开展招商,成功吸引了硕达中药材加工厂、著效药业、详顺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我在亳州有自己的中药饮片公司,本来不想再折腾了。但当地县镇政府领导一趟趟来亳州,他们的诚意打动了我。”从安徽亳州远道而来的运燕秋感慨地说,“来到瓦庙后,政府服务没话说,虽然条件有限,但领导们尽心尽力,让我坚定了在这里发展的决心。”目前,运燕秋已在瓦庙种植了一千多亩种苗,计划带动当地老百姓把中药材种植规模化。

除了大力引进外地企业,瓦庙镇还积极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本地人才返乡创业,为中药材产业注入本土活力。新房村的杜吉亮在外出创业期间,敏锐察觉到中药材市场的广阔前景,怀着对家乡的深厚眷恋,毅然决定回乡投身中药材产业发展。在村镇领导的悉心引导与全力支持下,他顺利种植了大黄等中药材,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药苗,杜吉亮满心都是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镇村领导对我们关怀备至,支持力度很大,我一心想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和杜吉亮一样,覃丕柱同样看中了中药材产业的巨大潜力,以及政府给予的实打实的支持政策,果断返乡开启创业之路。覃丕柱感慨道:“农业的很多门道都是相通的,我本就是本地人,家乡的建设,我责无旁贷。” 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覃丕柱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与管理经验,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在瓦庙深耕中药材产业的决心。他已然规划好了未来蓝图,一旦资金筹备到位,便会持续加大在中药材种植与生产环节的投入,立志打造一个县级的中药材产业园区,带动家乡产业迈向新高度。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为提升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瓦庙镇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校-研-地”创新联合体,开展富硒百合杂交选育、种子种苗繁育等科研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动中药材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展望未来,瓦庙镇将持续锚定中药材产业强镇目标,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致力于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瓦庙镇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在政府的引领以及企业、农户的齐心协力下,瓦庙镇的中药材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充满希望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