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2024年紫阳县经济运行情况 | ||
索引号 | zyxzfzyxzfbgs/2025-0412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紫阳县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年01月24日 | |
有效性 | 已失效 | 公开日期: | 2025年01月24日 |
内容概述 | 2024年紫阳县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锚定“三个确保”目标,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推动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位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0%。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8%。
一、农业生产平稳向好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2%,较前三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
全县粮食总产量9.7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1.1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28.5万吨,增长4.7%。水果产量0.9万吨,增长4.8%。茶叶产量1.2万吨,增长9.0%。水产品产量0.8万吨,增长14.3%。
二、工业经济运行稳健
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1.9%,较前三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33.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从支柱行业看,文教、工美、体育及娱乐用品制造业产值增长29.3%,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3.4%,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产值增长20.5%,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增长14.1%,纺织服装、服饰业产值下降5.8%。从主要产品产量看,耐火材料产量增长23.9%,饮用水产业产量增长14.7%,混凝土制造业产量增长7.7%,建筑用天然石料产量增长7.5%,精制茶产业产量增长6.2%。
三、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
2024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6%。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63亿元,增长11.9%。
四、投资项目持续发力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农户)增长6.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5.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4.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9.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8%。
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71.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05.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5.3%;社会资本投资增长59.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5.3%。
分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增长80.1%,占全年投资总量的52.4%。
五、服务业发展支撑显著
2024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其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3%、22.7%、8.0%、7.5%。1-11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7.7%。
六、消费市场保持增长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长3.3%,乡村增长11.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增长5.1%,餐饮收入增长9.3%。
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1元,增长6.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86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4元,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1,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八、财政收支总体平稳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亿元,下降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06亿元,增长1.7%。
总的来看,2024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力“稳增长、促发展、保稳定”,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消费预期不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仍需巩固。2025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力“八个攻坚突破”,加快激发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充分发挥“两重”“两新”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撬动作用,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增强经济向好、结构向优的良好势头,为加快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聚力建设幸福紫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