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发布会速览:
● 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 推动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后续还将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试点。
● 巨灾保险制度将地震、台风等各类常见的自然灾害都纳入保障范围,城镇住宅最低保额提升到10万元,最高可保100万元。
● 36个城市从2022年开始试点个人养老金产品,每人每年可以在12000元的额度内税前列支。
● 从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消费者车均保费下降,保障程度大幅提高。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车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
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比较多元,包括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管产品、信托计划、未上市企业股权、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等。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保险资管产品和保险私募基金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登记规模超过1.7万亿元,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模近7500亿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产品登记规模超过4300亿元;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保险资金通过上市公司股票、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向科技类企业投资超过6000亿元。
●此外,保险资金还持续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支持,在高速公路、地铁建设、冷链物流、航空运输等领域,投资形成了一批典型项目。
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保险资金
近年来,陆续发布系列监管政策,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取消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取消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公司发挥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助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到目前,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2.8万亿元,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超过3.3万亿元。此外,经国务院同意,推动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目前试点基金运行良好。后续,还将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试点,持续加力资本市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