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紫阳县高桥镇持续拓展“三联”工作机制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巩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效保障高质量发展成效,实现基层党组织从“单打独斗”向“协同抱团”、产业发展从“弱小分散”向“集约经营”、资源配置从“粗放无序”向“精准高效”的良好转变,有力有效助推“三联”工作机制迭代升级。
以“抱团式”支部联建助力乡村建设。高桥镇坚持以区域组织共建为杠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支点,撬动支部抱团联建更广泛。权河、兰草、裴坝党支部抢抓“千万工程”示范村发展机遇,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微景观”提升乡村“高颜值”为切入点,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群众参与”的原则,开展“我动手、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人居环境微创意、微景观36余处,连点成线构建和美乡村新景色。街道、桂花树、双龙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搭建边界地区互利共赢发展平台,打造“村民乐”特色基层治理品牌,每月开展一次“健康驿站”免费体检活动,并依托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会、坝坝宴等活动,有力推动群众凝聚力,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以“集群式”产业联盟带动群众致富。高桥镇立足茶叶、中药材、魔芋全产业链,持续优化产业链式布局,利用关南春党支部“龙头”效应,成立茶叶产业党总支,统筹发挥各方力量,构建“支部+茶企+茶农”利益联结机制,以组织力量最大化确保产业发展最优化,实现产业链上建组织、组织网中兴产业,2024年管护标准化茶园3000亩,茶园低改750亩,茶叶产量达1095吨,带动300户群众增收2000元以上。板厂、深磨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秦巴医药和富硒食品产业链做文章,依托区位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特色产业、专精产业,按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推动党的建设和产业发展镶嵌耦合、共生共荣,建成板厂中药材产业园区、板厂村魔芋加工厂、深磨村魔芋加工厂,辐射带动本镇5个村、临镇6个村种植中药材和魔芋,逐步形成定位明确、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以“开源式”资源联享赋能组团帮扶。以第一书记“组团服务”为抓手,破除区域壁垒,开源资源凝聚合力。双龙村党支部依托市天保中心优势,按照“一人资源、全镇共享”的原则,为各村提供森林病虫害防治指导10余次,开展林业植物检疫工作4次,组织茶园、核桃园管护提升培训4次,着力培育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权河村党支部紧紧联系中国建设银行,充分利用金融优势,贯彻“以经济促振兴”的发展思路,推出“商叶云贷”“陕农云担贷”“善担贷”等金融产品,为有需求的种养殖农户及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惠及全镇养殖户及个体工商户38户,投放贷款400余万元。板厂村党支部多措并举放大县医院帮扶优势,落实“派出一批队伍,服务一方百姓”的服务模式,帮办代办各项业务、手续30余次,为急需就医的病重群众开通“绿色通道”20余次,组织开展“组团帮扶”下乡义诊活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