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阳县向阳镇中心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孝义铸魂”为根本任务,以“向阳而生,向美而行”为办学理念,以“生态教育”改革为抓手,以打造县内一流、市内知名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目标,通过“五个融合”,全力推进孝义校园建设。
文化铸魂知孝义。学校将孝义文化与校园文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孝义大道、孝义主题文化墙、孝义阅读吧、班级孝义角,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层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义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教学育孝德。课堂教学育孝德。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音乐等课程中,通过对孝义诗词、歌曲、小故事的讲解、讨论、角色扮演,深入挖掘岳飞抗金、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孝义小故事的内涵,让学生知孝义、明大义。组织开展孝义征文大赛、孝义书画展、孝义故事会、编排孝义情境剧、教唱孝义歌曲、绘制孝义手抄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深对孝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深刻理解孝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校本课程育孝德。学校充分利用安康地委机关遗址、紫阳茶山、北五省会馆、报恩塔等当地资源,开发《红色芭蕉》《绿色茶山》等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研学实践活动,传承红色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弘扬民族大义。
活动育人践孝行。学校将孝义善举工程与德育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活动育人践孝行,通过“每周一提醒、每月一活动、每季一展示、每年一表扬”等常态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积一习”,进而在耳濡目染中践行孝义善举。传统节日践孝行。学校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倡议学生为父母长辈洗洗脚、捶捶背、谈谈心,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践行孝义之举。主题德育活动践孝行。学校组织开展芭蕉远足行、清明祭扫,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组织雷锋志愿活动月、世界红十字日,开展弘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组织三月三上茶山、端午包粽子、中秋灯谜会、冬至包饺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恩父母、同学及他人,践行孝义之举。
家校共育塑校风。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宣传孝义理念,要求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鼓励孩子在家里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等,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家庭美德蔚然成风。同时通过假期孝义实践作业、举办亲子运动会、亲子共读一本书、开展“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寻找“最美家庭”、举行孝老敬亲、关爱留守儿童、参加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孝义善举的意义和价值。
榜样示范树孝形。学校出台了孝义好少年、孝义班级评选标准,开展“最美向阳教师”“最美向阳少年”“孝义好少年”评选,将孝义纳入师德考核和学生评优树模先决条件,通过橱窗和微信公众号宣传孝义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孝义之星的正面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让孝义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2022年宋紫泠荣获年安康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并被推荐参加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评选,2023年廖涛老师荣获陕西省“最美志愿者”,孝义师生已成为向阳学校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