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县长王燊带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县文化馆、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调研文化事业发展工作。
在县文化馆,王燊听取相关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文化馆免费开放、活动开展、年度任务、人员配备等方面情况。她强调,要突出“公共”要求。牢记公众属性,充分挖掘茶、水、歌、道、美食、民俗等紫阳文化特色,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发挥公益作用,积极开设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文化培训,确保各得其所,各享其乐,打造紫阳文化品牌。要广泛寻求合作。坚持县内县外并举,抢抓“三区”人才支持、省市文化单位和高等院校包联等机遇,积极组织对接县内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县外专家学者团体开展各类活动,不断扩大紫阳文化事业影响力。要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参与“文共体”建设,持续完善总分馆制体系,以群众参与、群众创作、群众表演、群众喜爱、群众受益为目标,常态化帮助指导、督导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宣传推介汉调二黄、紫阳民歌等紫阳特色文化资源,紧扣时代脉搏打造一批本土文艺精品,讲好紫阳故事,弘扬紫阳文化。要注重团队建设。围绕全县文化工作,坚持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文化馆打造成为高质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加快建设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和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王燊详细查看人员机构、日常运行等情况,看望慰问演职人员,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她强调,要抓好人才,制定文化人才中长期培养计划,建立培训进修长效机制和优秀文化人才库,落实各项待遇,不断壮大文化骨干队伍,为紫阳文化传承和繁荣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练好内功,发挥民歌研究中心、文化馆、民歌公司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紫阳民歌传承创新,以“民歌新唱”“免费听民歌”等形式加大紫阳民歌创作与推介,持续抓好线上推广,培育更多享誉全省、唱响全国的紫阳民歌和民歌手。要做好保障,加强政府支持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统筹兼顾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向,找准主营业务,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国企价值,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