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正文详情

紫阳县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时间:2023-10-31 15:06来源:紫阳县财政局

根据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和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现就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资产总额及构成

资产概况: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319,826.7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05,086.0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9,203.63万元,在建工程62,360.51万元;无形资产1,885.67万元,公共基础设施18,303.78万元;政府储备物资1,032.50万元,文物文化资产160万元;保障性住房39,252.13万元。

固定资产构成:土地、房屋及构筑物原值89,880.74万元;通用设备51,404.82万元;文物和陈列品45.3万元;图书档案883.36万元;家具6,952.02万元。

(二)资产使用、处置

资产自用情况:自用固定资产149,203.63万元,其中:在用资产147,641.57万元,闲置资产530.41万元,待处置资产797.32万元,自用无形资产1,885.67万元,出租出借资产234.33万元。

资产处置情况:2022年度,处置资产3,250.33万元。从资产类别分,出让资产42万元,无偿调拨(划转)资产2,712.1万元,报废496.25万元。

(三)资产收益

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益474.24万元,其中资产处置收入320.57万元,国有房地产出租收入153.67万元。

(四)国有资产配置预算及执行情况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监督,加大对资产购置时的资金文件审核力度,防止资产重复购置、超标配置和不合理配置。二是加快做好长期已使用的“在建工程”转固工作,做好新增资产登记入账、存量资产盘点清查、公共基础设施规范统计等工作,全面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五)资产管理成效

创新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一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租赁办公用房审批程序,通过先调剂、再置换的方式优先解决单位办公用房,确需租赁的按照管理权限归口审批,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成本,节约财政资金。二是实行临设机构资产纳入全县调剂共用共享机制,防止资产重复购买、闲置浪费,尽可能节约财政资金。三是全面推行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运用,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会计模块信息互通互联,积极化解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指导各预算单位进一步明确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岗位职责,强化协同配合。

加大监督检查,实行全程动态监管。认真落实资产定期监督检查制度。按照资产登记入账、报废报损、划拨调配以及资产系统一物一卡的要求,对资产家底进行盘存。通过全面自查、定期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资产全流程监管和实时动态监管,实现了固定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

全面摸清家底,合理盘活利用。对县级157个预算单位办公用房、闲置公房、镇级撤并前61个乡政府、区公所房屋及土地、村级138所撤并学校、教学点房屋及土地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全面掌握县、镇、村三级国有资产使用现状。进一步夯实了资产管理主体责任,为盘活闲置资产提供数据支撑。

二、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总量

根据第三次国土空间调查成果,县域土地总面积2.4036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县国有土地总面积1.0239万公顷(15.3582万亩)。其中:

建设用地全县国有建设用地0.1165万公顷(1.7481万亩),其中,建制镇用地0.0458万公顷(0.6865万亩),占39.3%;村庄用地0.0037万公顷(0.0552万亩),占3.2%;采矿用地0.0002万公顷(0.0031万亩),占0.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0004万公顷(0.0067万亩),占0.4%;交通运输用地0.0663万公顷(0.9952万亩),占57.0%。

耕地全县国有耕地0.0021万公顷(0.0326万亩),其中,水田0万公顷(0.0004万亩),占0%;水浇地0万公顷(0.0006万亩),占0%;旱地0.0021万公顷(0.0316万亩),占100%。国有耕地主要分布在大楠河国有林场、汉王镇。

园地全县国有园地0.0004万公顷(0.0062万亩),其中,茶园0万公顷(0.0007万亩),占0.1%;其他园地0.0004万公顷(0.0055万亩),占0.9%。国有园地主要分布在高桥镇、红椿镇。

森林全县国有林地0.4790万公顷(7.1852万亩),其中,乔木林地0.4783万公顷(7.1741万亩),占100%;竹林地0万公顷(0.0004万亩),占0%;灌木林地0.0007万公顷(0.0104万亩),占0%;其他林地0万公顷(0.0007万亩),占0%。国有林地主要分布在双桥镇、界岭镇、汉王镇,全县国有森林蓄积量27.29万立方米。

草原全县国有草地0.0001万公顷(0.0017万亩),系其他草地0.0001万公顷(0.0017万亩),占100%。

矿产全县已发现矿产资源36种,其中具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1个。战略性矿产资源中,现有煤炭储量0.5亿吨、铁矿储量1.6亿吨。

资源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97亿立方米,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3.21亿立方米。

全县共有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洞河、汉江(鹿子滩)两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1个国控断面(任河入汉江)断面水质需达到地表水类标准。

自然保护地: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地1个,其中省级森林公园1个,位于汉王镇,占地总面积585公顷(8775亩)。

野生动植物我县是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地区。县域有高等植物57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20种和4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7种和2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和3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3种和1类,其中国家1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和1类,国家2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和1类。

(二)自然资源资产配置

通过优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依法合规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等收益,有力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修复的投入力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十四五”以来,全县国有建设用地累计供应28.5147公顷,其中,以出让方式供应21.9338‬公顷,出让价款8487.71‬万元。

“十四五”以来,全县年平均用水总0.7304亿立方米,其中,年平均生活用水0.1187亿立方米,年平均工业0.0402亿立方米,年平均农业用水0.5673亿立方米,年平均人工生态环境补水0.0042亿立方米。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成效

“十四五”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夯实工作基础,优化开发保护格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开创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新局面。

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管理既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又关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耕地保护、河湖长制、林长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资产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领域事权划分等体制,探索开展“田长制”。

2.加强自然资源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自然资源。我县如期完成了第三次国土调查,获得了目前最为详实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完成了城镇地籍调查并不断更新,建立了城镇国有土地产权产籍完整数据库;完成河湖划界,对国有河道的范围面积进行了精准划定;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科学谋划2035年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全面实施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逐步探索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坚持通过公开有偿方式供应自然资源使用权,优化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全国统一、全县参与的自然资源大数据和大规划,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稳增长。

3.加强自然资源监管执法,全面促进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充分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以卫片监测和适时巡查相结合,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动态掌控,及时查处整改违法违规占用国有耕地、林地和河道案件。

三、县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县共有26家县属国有企业,均属县政府批准成立,其中县级融资平台公司1家,为紫阳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下包括3家二级国有企业和15家三级国有企业,另有主要承担社会职能的一级国有企业2家和其他经营性一级国有企业5家。

(一)国有企业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全县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70,202万元,其中: 流动资产543,580万元,固定资产24,179万元,在建工程91,885万元,无形资产32,535万元,其他资产78,023万元。负债总额658,327万元,资产负债率85.47%,其中:流动负债473,456万元,非流动负债184,871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1,878万元。

(二)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全县有营业收入的国有企业21家,占80.77%。无营业收入的国有企业5家,占19.23%,主要是承担社会职能企业和小型国有企业。

1.营业收入。2022年度,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557万元。其中11家企业努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复工复产推进迅速,工作措施到位,营业收入过百万。

2.盈利能力。2022年度,国有企业净利润-2977万元。其中盈利企业7家,净利润453万元;亏损企业19家,净亏损3430万元。

3.资产负债。2022年度,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85.47%,资产负债率小于等于60%的企业14家,占53.85%;资产负债率大于60%小于100%的企业有8家,占30.77%;资产负债率大于等于100%的有4家,占15.38%。

4.资本收益。紫金砂石公司累计上缴砂石收益26万元。

(三)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和风险控制情况

1.国有资本投向分布分产业来看,全县国有企业资本主要投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行业来看,国有资本主要投向建筑业、社会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分项目来看,国有资本主要投向政府公益性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景区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亮化工程、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2.风险控制情况强化债务风险防控,严格按照中、省、市工作要求,协同各企业切实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和风险抄报工作。

从总体看,企业资本投向、服务重点体现了实体经济主旨,符合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需要。从风险控制情况看,企业按照监管要求和稳健经营需要,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防控体系,2022年我县国家出资企业未发生系统性安全事件。

(四)国有企业改革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工作部署,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国资运营”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坚持统筹谋划,大胆探索突破,资本布局更加优化,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快速扩大,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国企改革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国有企业焕发出新活力。

1.以改革重组为支撑,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压缩企业数,做大企业规模,基于前期对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和调研情况,制定了《紫阳县投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实施方案》,通过股权整合、资源配置、资产注入等方式将全县19家国有企业股权、账外资产、县级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经营性资产、经营性业务、各项特许经营权共五类资产资源进行整合,最终打造出一家总资产20亿元以上符合要求的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即紫阳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全县范围内国有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消除企业间同质化无序竞争。整合后的紫阳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整合现有资源,高质量搭建新型投融资平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进一步助推紫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以公司制改制为先导,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坚决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对全县4家全所有制企业进行改制(农产品公司、汽车运输公司、盐业公司、物资贸易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并按照有关规定起草或修订公司章程,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3.以健全制度为抓手,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一方面对国有企业董事会人员进行全面梳理,将董事会中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干部全部规范清理,调整为一般事业单位干部,确保董事会中外部董事人数占董事会半数以上。另一方面协助各国有企业建立健全董事会相关制度全面强化国企董事会建设,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支持董事会依法行使权利,确保董事会充分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重要作用。

4.以分类改革为依托,推动监管效能转变。一是提高企业自主能力。制定《紫阳县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取消五项、下放四项国资监管事项。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对县属国有企业投资管控督导,严禁进行非主业化投资。不断深化县属国有企业内部业务整合,适时梳理,调整同质化经营,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监督与责任追究体系。建立“产权登记、国资监管责任清单、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等办法。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约束有效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三是完善公司章程,健全重大决策评估、决策事项履职记录、决策过错认定等配套制度,细化各类经营投资责任清单,明确岗位职责和履职程序,不断提高经营投资责任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5.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按照市国资委印发的《章程指引》和《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对县属国有企业章程进行全面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章程要求其重新制定,按要求增加党的建设内容。二是全力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组织“三会一课”。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管理提档升级。

(五)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职能情况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县属国企经济财政贡献国企力量。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暴雨洪涝泥石流灾害,县属国有企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承担的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城区及周边乡镇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公租房及房屋出租等公共服务,均能正常推进,完成任务。县城投公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夯实了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县紫金砂石公司对全县砂石资源进行统一经营管理,防止无序开采破坏生态环境;县文旅公司积极推进文笔山景区、茶马古道、青中民宿等地的开发;县园区公司突破地域壁垒,通过“飞地经济”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形成我县招商引资特有名片。其他县属国有企业也都立足于自身的经营范围,为全县的经济高速发展添砖加瓦。

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资产管理方面。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仍需加强。定期清查制度未全面落实、系统化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在建工程竣工决算后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管理。导致账实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2.资产配置方面。少数单位资产专管员因人员更换频繁,导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资产配置方面未真正实现以存量控增量,导致资产系统短期内出现超标准配置的现象。临设机构或临时性的大批量购买的资产出现闲置现象。

(二)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资源开发利用还需强化国有资源利用粗放,投入产出低,总体使用质量和效益不高。在资源保护和节约制度方面落实不到位,重开发、轻保护,重数量、轻质量,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2.资源保护力度还不够部分自然资源零散,没有建立起完善联动的保护机制,对自然资源的日常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及时,造成部分资源资产有遗失和被侵蚀的风险。

(三)县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

1.监管机制还未完全理顺。2022年国有企业监管仍旧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分散,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管资产和管人、管事未实现无缝对接,部分企业内部决策程序不规范,议事程序简化、决策程序把关不严。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个别企业未完全实现自主经营。

2.缺乏企业管理人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主要由机关单位人员到企业挂职,人才输入渠道较为单一,且企业可进可退、畅通交流的机制还未建立,内部人才优化渠道堵塞,部分国有企业招不来、留不住优秀人才全县国有企业管理层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优秀年轻人才力量比较薄弱。

3.企业债务风险较大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普遍不足,企业现有资源只能维持基本运行,整体负债率较高。企业以市场化盈利为目标的观念不强,可经营资产和创收项目较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整体营业收入渠道不多,偿债能力较弱,对财政支持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企业债务风险间接增加了财政兜底风险。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探索建立公物仓管理制度。通过公物仓制度,实现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调剂共用,提高资产使用率,防止资产闲置浪费,进一步节约财政资金。

二是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运用,促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系统管理全覆盖,实现资产情况一网监测,动态管理。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三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进一步挖掘资产潜在价值,拓宽资产盘活渠道和措施,将可盘活利用的闲置房屋、土地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对资产价值较高的资产进行统筹利用。

(二)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加大资源保护。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登记,规范土地征收措施,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形成保护有力、开发有效的良好格局。

二是加强资源利用。全面加强国有自然资产管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夯实工作基础,优化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使用。系统治理、统筹分配使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提高资源收益。通过优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主要通过竞争性方式出让土地、矿产等各类使用权,有力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加大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修复的投入力度,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促进旅游开发。依托我县自然资源禀赋,整合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突出县域内山、水、林、田、园的互补优势,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助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成立国有企业监管机构,代表县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属国有企业及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监管。落实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赋予出资人的依法选择管理者、参与重大决策和享有资产收益等主要权利。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国资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自主经营之间的关系,发挥分级监管合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快完善紫阳县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紫阳县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办法》《紫阳县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紫阳县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以及紫阳县国有企业负责人选拔、任用、调动管理办法》紫阳县县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监管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实现企业国资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

三是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国有企业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将风险突出的国有企业纳入重点管控范围,督促国有企业制定风险处置工作方案,确保稳妥化解风险。将风险化解成效作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利用考核体系落实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化解责任,通过考核目标实现对国有企业风险的有效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动态监测和财务分析等基础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对监管企业的财务监控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布局。立足于国有资本功能定位和整体效率最优化,发挥县级融资平台公司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聚集,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市场化重组整合。着眼于解决资源分散、重复投资、竞争力差等问题,按照战略协同原则,通过合资合作、股权置换、资产置换等方式,推进企业进行重组整合。

五是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国资监管机构具体指导和日常管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清廉国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