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有党员干部代办服务,省时又省心,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近日,在紫阳县洄水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刚刚办理完营业执照年检工作的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不住口地称赞。
街道社区是洄水镇集镇老社区,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社区人员结构日益复杂,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对于基层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营业执照年检工作,有的居民不熟悉办理流程、不了解专业名词,有的工作日没时间办理,年检工作成了一年一度的“心头病”。
聚焦群众关心的“年长不会办”“上班没空办”“周末没处办”“农忙没法办”等痛点难题,洄水镇创新实施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六个办法”,拓展联系服务群众路径,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为群众提供主动、全面、有效的优质服务,把党员干部代办服务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
“以往营业执照年检,都是经营户自行上网办理,一些上年纪的不会操作电脑,今年我们和社区联合推行集中代办服务,办理效率有效提高,群众都很满意。”洄水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李德斌说道。
自推行党员干部代办服务以来,不少群众从中获得了便利和实惠。大到申报各类惠民补贴,小到缴纳养老保险,只要群众有需求,都办理的妥妥当当。
“除了保姆式代办,我们还提供上门办服务。像部分年老体弱、重病残疾等特殊群体,儿女不在身边又不会用智能手机,社区都会组织干部志愿者上门帮助办理诸如养老认证、合疗缴纳等便民事项。”社区支部书记卢在财介绍道。
家住街道社区一组的刘德绍是一名退役军人,前年因突发脑梗瘫痪在床,社区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残联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办理了残疾证。考虑到刘德绍家庭困难,社区还为他争取了退役军人救助资金,帮助刘德绍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小服务破题大民生,党员干部代办服务让人民群众有了随叫随到的“服务员”,也让基层治理有了枕戈待旦的“前哨站”。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洄水镇将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真正把便捷式、常态化的暖心服务送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