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椿镇:帮扶干部沉下去 幸福指数升起来

时间:2022-10-31 08:27作者:黄志顺来源:红椿镇政府

紫阳县红椿敬老院的五保老人王廷友又搬回村上居住了。这显然与“集中供养”的政策相违背,但从回村五保老人的幸福体验来看,决策又是非常正确的。今年以来,紫阳县红椿镇持续开展调研,帮扶干部深入走访包联对象,了解民情民意,排查问题短板,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6月,盘龙村村民王瑞军来到敬老院,希望把他的叔叔王廷友接回他的家里养老。分管民政的副镇长冯扬帆得到这一消息后,对王廷友家进行走访,发现他们家住房条件不错,同叔叔感情深厚,可以将五保户王瑞军托管给他。随后,冯扬帆又对敬老院的其他老人和旁系亲属的养老意愿、家庭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在镇党委会议上,大家一致通过这种亲属供养的形式。随后,通过镇民政办与亲属签订供养协议后,十多位五保老人走出敬老院,由亲属分散供养,过上了既有生活保障又有亲情关爱的幸福晚年生活。

“这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红椿镇上湾村村民焦家福在家发展养殖,遇到资金瓶颈问题。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他顺利办理了10万元创业贷款,不仅手续也简便了许多,而且3年全额贴息。受到疫情影响,红椿镇返乡创业人员明显增加。红椿镇组织帮扶干部对群众创业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台账。同时,通过群众会、院落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创业贷款最新政策,扶持对象范围、贷款申请条件以及贷款申请流程等内容。镇社保站及时收集、报送相关申报资料,协调县人社局、农商银行红椿支行现场联合办公,缩短审批时间,简化放款手续。到10月中旬,红椿镇已发放创业贷款912万元,扶持创业经济实体57户,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个。

脱贫摘帽结束后,干部难免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情绪。在时不我待的巩固衔接阶段,如何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干部热情如初?紫阳县红椿镇党委牵头,开展“调研、交办、落实、督办、汇总、汇报、通报、整改”八步工作法,促推干部沉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跟踪问效、通报整改提高为民办事质效。今年以来,该镇共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6000多件,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红椿镇继续带领130名帮扶干部沉下身子,紧扣摘牌迎验和‘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听民意、问题排查惠民生、矛盾化解暖民心’行动。”红椿镇党委书记汪泽海说:“我们还会对‘八步工作法’进行不断优化提升,确保干部的脱贫攻坚精神在巩固衔接和乡村振兴中接续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