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紫阳县采取“753”工作措施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 ||
索引号 | 公开目录: | “六稳” “六保” 信息 | |
公开责任部门 | 紫阳县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2年10月08日 | |
有效性 | 未知 | 公开日期: | 2022年10月08日 |
内容概述 | 紫阳县采取“753”工作措施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
紫阳县充分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夜间经济新活力,增强夜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实施“7”大重点工程。一是通过“游汉江夜景”工程,打造“夜游汉江”系列产品,形成夜间旅游动线;二是通过“赏特色活动”工程,策划推出文化创意设计、成果展示等活动,丰富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和场次;三是通过“品富硒佳肴”工程,打造特色消费场景,开展特色美食交流活动,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四是通过“听民俗夜曲”工程,打造紫阳老城记忆特色文化街区等夜间旅游消费集聚区,引进高品质的文化演艺品牌项目落户;五是通过“读书香紫阳”工程,完善东来书院、道养风情街等项目,提升紫阳县民歌博物馆、紫阳茶文化体验馆、紫阳硒陶博物馆、紫阳文体艺术中心、富硒科技体验馆等项目的服务功能;六是通过“兴夜间购物”工程,延长万都百货、汇鑫购物广场商圈营业时间,引导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建设布局,打造“互联网+”新零售模式下的无人零售新驿站,策划打造紫阳夜生活主题IP;七是通过“提夜宿品质”工程,发展文笔山、云上青中文旅度假区等民宿聚落,吸引一批民宿设计师、文化创意师和旅游经营者参与民宿发展。
优化“5”大发展环境。一是创新审批和监管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夜间经济街区经营主体准入门槛。采取信用监管、视频监管、网络举报等新型监管方式,加强对市场监管。二是加强夜间经济交通保障。合理调整公交夜间运行班次和运营时间,划定临时性停车区,完善标识标牌。三是提升夜间经济经营秩序。加强食品、治安、消防等安全管理,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夜间巡控警力,完善社会安保联防联控体系。四是规范夜间经济促销活动。开展夜市规范化建设试点,建立统一的登记、设施、区域、标识、时段、卫生管理标准,引导季节性夜市规范发展。五是完善夜间经济基础设施。优化夜间经济聚集区和重点企业配套设施,科学规划LED电子显示屏广告设置密度和面积,做好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
强化“3”大政策支持。一是强化财政支持。围绕夜间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包装策划一批项目,争取中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县级财政统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等项目资金1000万元,培育、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对提供就业岗位50人以上的企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助。二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从2022年起,连续3年按企业上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对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企业,给予30%的房租和水电补贴。三是优化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餐饮贷”“小吃卡”信贷产品,提供融资便利。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加大信用贷款和保险产品对接力度。多渠道开展夜间金融产品和服务宣传,帮助夜间经济主体更好地使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