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紫阳全县范围内土壤失墒加剧,造成玉米等农作物出现干旱、减产、绝收的情况,紫阳县农业农村部门通过联系饲料加工企业,把绝收的玉米等农作物加工成青贮饲料,尽最大努力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近日,在蒿坪镇森林村,由于长时间的高温、暴晒,土地已经干裂,地里的玉米叶子已经枯萎发黄,用打火机一点就能点着。森林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桢表示:“目前这些玉米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由于干旱,已经出现了停止生长的情况。村上的300余亩玉米严重受旱,农户的损失不小。”
“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损失?”王桢也犯了难。就在这个时候,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带来了好消息,他们为村里联系到了一家饲料加工企业,可以把这些未成熟的玉米连同玉米秆抢收回来,并加工成青贮饲料,以减少农户的损失。
在加工现场笔者看到、一台蓝色的饲料加工机械非常显眼,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只见工人把收割回来的玉米放入进料传送带上,不一会儿就被粉碎好了。紫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晓斌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些玉米烂在地里,村民的收成就是零。但是如果做成青贮饲料卖掉,每亩的产出预计在2吨左右,按照1毛钱1斤的价钱收购,每亩地还能有400块钱左右的收入。”
笔者从紫阳县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干旱已经导致全县粮食作物受旱面积达10万余亩,经济作物受旱3.29万亩,其中9832亩的粮食作物和2934亩的经济作物已经干枯。下一步,把因旱绝收作物当成青贮饲料回收利用的做法将在全县推广,预计能帮助村民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一方面做好抢收,该县一方面也在加紧做好秋播工作。在洞河镇田榜村,虽然村民张开佑家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但他并没有灰心,正趁着早上凉快抓紧收割作物,把地块翻耕出来准备秋播。张开佑说:“看天气预报,四五天后气温会下降一些,预报的还有小雨,家里的20多亩地准备种上野油菜、白菜。”
“我们已经把全镇受旱农田面积作了初步统计,并到各村了解群众秋播想要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尽量根据群众意愿,提前合理调配好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保障秋播工作及时、顺利开展。”洞河镇农业综合站站长柯玉华说。
据了解,为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和秋粮生产工作,紫阳县于8月23日晚加急召开了视频调度会议,进一步对抗旱保秋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积极开展“抗旱减灾保秋粮安全”专项行动,组织县镇干部指导镇村因墒、因苗、因时、因地施策抗旱。及早谋划油菜、萝卜等作物秋播工作,加强备耕、备种、备机、备肥,通过免耕直播、人工撒播等方式,抢抓气候节令做到应播尽播。同时,县农业农村、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密切关注雨情,预防旱涝急转。
“目前,紫阳县围绕全县1.21万亩秋粮绝收面积,加快腾退倒茬进度,预计筹备白菜种子2160斤、萝卜种子4200斤,已经积极动员群众扩种萝卜、白菜、野油菜等短生育期作物,实现以秋(以菜)补秋,努力将灾害损失减到最低。”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方先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