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紫阳县气象局统计,仅6月紫阳县境内就出现5次强降雨天气,19个监测站点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燎原镇达到234毫米,极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全县防汛防滑形势严峻。为全面做好防汛工作,紫阳县通过建设“人盯人”预警监测系统、建好用好应急物资库、做好日常撤离演练等,最大限度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今年,紫阳县在毛坝等镇分别建成远程“人盯人”预警监测系统,对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防范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该系统由安装在各个监测点上的摄像头和安装在镇防汛防滑办公室的监控操作平台组成,通过移动4G信号,实时传输监控图像和声音,防汛值班人员可通过监控大屏查看各监控点的情况,也可通过操作平台与监控点的群众对话,了解雨情、汛情和撤离情况。
据了解,毛坝镇共有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77处,分布在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以前通过人工监控时,每个滑坡隐患点都要配备2名至3名人员才能实现24小时监控。现在使用该系统,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盯好监控屏幕,就能及时了解隐患点的情况,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也可通过系统远程喊话,督促人员撤离。
7月5日,一场防汛防滑演练在高滩镇双柳村举行。随着警报声响起,在村组干部的组织下,滑坡隐患点的6户20余名村民按照指定路线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秩序井然。
双柳村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584户2065人。全村有滑坡及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涉及15户69人。进入汛期后,每个防滑点均配备监测员和信息发布员,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撤离演练。
为做好防汛防滑工作,紫阳县除加强雨情会商研判、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外,还在每个镇设立“镇盯村”领导一名,明确“村盯组”职责,实行村干部包组,建立起“人盯人”指挥联络体系,确保在发生灾害险情时,每户群众有人负责、有人联络、有人管理。
此外,紫阳县在17个镇分别按照标准建立起镇级应急物资库,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充足,保障及时到位。
记者在毛坝镇应急物资库看到,对讲机、卫星电话、防汛警报器、救生衣及急救包等应急物资品类齐全、数量充足。
紫阳县各镇在建立应急物资库时,都选取符合当地规划、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地方建设,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职或兼职人员做好日常管理。
——原载于《陕西日报》2022年7月14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