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紫阳县委 紫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2-07-06 11:20来源:中共紫阳县委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文件名称 中共紫阳县委 紫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
索引号 zyxzfzyxzfbgs/2022-3541 公开目录: 县委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紫阳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紫发〔2022〕5号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29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年07月06日
内容概述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1〕15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安发〔2021〕16号)精神,结合紫阳实际,制定本意见。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1〕15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安发〔2021〕16号)精神,结合紫阳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民生优先战略,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按照“育龙头、强链主、补链条、搭平台、保要素、建集群”工作思路,聚焦富硒食品(富硒茶业、包装饮用水、紫阳美食)、秦巴医药、文旅康养、修脚足浴4大产业,以建立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培育创新链,加快构建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优美、富裕、幸福紫阳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产业链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打造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支持企业完善产业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强一批“链主”企业,形成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

推动规模集聚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兼顾产业链发展需要,优化产业发展格局。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聚要素资源和力量,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推进重点产业向集群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三)主要目标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通产业链堵点痛点断点难点,促进产业链扩容提质增效和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到2025年,产业链条基本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耦合度逐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按照“4+3”重点产业布局,建成1条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链(富硒茶业),2条五十亿级生态产业链(秦巴医药、包装饮用水),3条二十亿级绿色产业链(文旅康养、紫阳美食、修脚足浴)。培育10家产值十亿元企业、100家产值亿元企业和1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建成链条完整、生态完备、特色明显、质量效益好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和省级创新驱动示范县。

二、发展重点

(一)富硒食品产业链。深入实施“硒+X”战略,推动“硒资源”变“硒产业”,紧盯安康将富硒产业打造为立市之业、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富硒产业强市目标,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实施富硒品牌一体化推进计划,提升富硒品牌辨识度和竞争力。深化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推动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突出富硒茶、包装饮用水、紫阳美食,实施50个富硒食品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休闲文化—仓储物流”全产业链。

1. 富硒茶业产业链。围绕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紧扣“世界硒源·中国硒谷”战略定位,坚持“以茶兴业、以茶致富”理念。加快焕古、城关、红椿、向阳等重点茶业基地镇建设,发挥和平茶厂、紫阳春、向阳茶果、焕古庄园等重点茶企的引领示范效应。以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加工升级、三产融合为重点,稳定茶园面积,培育优良品种,加强产品研发,提高茶叶品质,做强茶叶品牌,做精茶旅融合,增加产业附加值,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绿色化,不断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和品牌价值,提高紫阳富硒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

2. 包装饮用水产业链。以水源保护和资源普查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强支撑和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工作思路,打造紫阳真硒水、稀硒泉等地域品牌,实现饮品制造、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品品牌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的涉水产业体系。

3. 紫阳美食产业链。以富硒有机绿色为特质,挖掘提升创新紫阳小吃、特色菜肴、传统宴席,丰富产品体系,打造紫阳美食品牌。扩大紫阳蒸盆子、山野香椿、苏秦撩酸菜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豆腐乳、皮豇豆、油糍等特色美食和向阳王家庄、蒿坪乔家大院等农家乐,培育10家以上紫阳美食特色店、老字号、示范店,建设美食旅游综合体,学习借鉴先进管理服务经验,建设紫阳餐饮服务体系。

(二)秦巴医药产业链。立足中药材资源,加强规划引导,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壮大“链主”企业,提升成药生产,做精植物提取,壮大中药饮片含片,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和制剂,做强“秦巴医药”品牌。以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为承载,建设中药种植加工生产基地。支持“链主”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打造现代中药“优良品种培育+GAP种植基地+原料加工+药品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培育、孵化高科技企业,创建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县。

(三)文旅康养产业链。大力实施“旅游+”“康养+”战略,打造“汉江画廊·茶歌紫阳”品牌。优化文旅康养产业布局,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加快新业态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休闲旅居、田园观光、亲水体验、森林探险、健康运动、疗养研学等康养产品多元化、经营特色化、服务定制化、业态复合化康养基地,构建全生命周期文旅康养产业体系,促进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形成规模、增加供给、创新模式、培育龙头、打造品牌。

(四)修脚足浴产业链。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康养+”战略,依托远元集团等“链主”企业,打造“创业就业培训—人才输出与引进—药材种植加工—保健品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修脚足浴服务”全产业链。充分发挥“乡愁情结”“反哺意识”效应,鼓励、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企业或人士返紫建立区域总部企业,巩固提升“紫阳修脚师”品牌,持续推进实施“千城万店”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促进“总部经济”“归雁经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建链,强化规划引导。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上下游供应链关键环节,精准打通堵点断点难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思路、任务,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一图五清单”,即产业链全景图谱、政策清单、问题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招商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协同发展。

(二)突出补链,强化项目支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系统梳理产业链重点项目,寻找缺失的关键节点、高附加值环节,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工作思路,策划大项目、好项目,健全重点项目库并动态调整,确保接替有序,持续推进实施。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三)突出延链,强化精准招商。以产业精准分析为基础, 围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重要环节,精准招引引擎性项目。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库和招商企业目标库,积极搭建产业承接平台,持续提升承载功能,完善标准厂房、物流仓储、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设施,推动园区从基础功能型向现代综合服务型转型升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汉江生态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产业转移,推动开放合作,注重产业关联和优势互补,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共建产业链,共享价值链。

(四)突出融链,强化创新驱动。注重人才支撑和技术创新,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发挥平台、人才、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业链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或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和产业跨界多业态融合发展。实行重点产业“揭榜挂帅”,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高科技企业培育,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工业设计、研发孵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团队)。积极推动产业标准化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与修订。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制定中长期品牌建设规划。

(五)突出强链,强化链主培育。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每个产业链遴选培育“链主”企业,支持创新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专注细分行业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引导“链主”企业探索组建产业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联动难题,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加强硒谷园区、恒紫园区建设,提高聚集承载功能和配套服务能力。坚持抓大扶小并重,引导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向龙头企业集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府县长、县政协主席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建设、政策落实、促进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承担产业链建设日常工作。建立重点产业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领导小组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依托智库力量建立产业链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弘扬先进典型,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推进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强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引导,实施“一链一策”,牵头部门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证产业链发展空间。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优先支持“链主”企业、重点项目、创新平台、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产业链发展,完善金融支持服务措施,打好投融资政策“组合拳”。

(三)创新推进机制。坚持重点产业链发展与中心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推进落实、同时检查考核。建立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按照“一个产业链、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模式,构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组织体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完善链长、专班工作机制,工作到一线,服务到现场,强力协调推进产业链发展。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建立灵活有效的会商协同机制,争取指导支持。

(四)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制度,实施跟踪推进、动态调度,坚持问题收集、任务交办、现场点评、销号管理制度,确保产业链建设顺利推进。建立产业链发展专项考核评价机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兑现奖惩。

附件:紫阳县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责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