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

时间:2022-03-02 17:38来源:紫阳县自然资源局

1、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和“谁建设,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

3、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的岩石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4、什么是滑坡?

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5、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山地斜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6、崩塌、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斜坡的岩石或者土体是发生崩塌、滑坡的物质基础。岩石或土的性质和强度不相同,发生崩塌、滑坡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在斜坡上,有软弱的泥岩、页岩、煤层和各种地表覆盖的土层,很容易发生滑坡。

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开挖坡脚,形成人工陡边坡,易引起崩塌、滑坡的发生。

不适当地开垦农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有利于雨水渗入地下、软化岩石和土壤,易诱发崩塌、滑坡。

7、泥石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地势陡峻,沟谷坡降大,便于集水、集物;(2)丰富的松散物质;(3)大暴雨或充足的水源。这也是泥石流形成的三个要素。 

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泥石流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其活动特点是:高速、突发、周期复活,其破坏方式有淤埋、冲毁、堵河等。

8、崩塌、滑坡、泥石流有那些危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毁坏土地、房屋、道路、桥梁、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9、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如何监测?

滑坡监测:墙体裂缝纸片法、刷漆法、埋钉法,野外裂缝则用木桩法,测量之间的距离变化观测滑坡变化情况。

崩塌监测:山体裂缝木桩监测法,山体岩体目测法。

泥石流监测:通过上游渣土堆放、洪水水位和雨情预报等方式监测。

10、如何防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面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首先要进行科学避让,避免出现损失。其次是治理,治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和固化,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用彩条布覆盖裂缝,或修建排水渠、排水沟。泥石流的治理主要是清除固体物源、疏导水流等。

11、崩塌发生有何前兆?

1)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2)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3)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断裂摩擦声;(4)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5)动物出现异常。

12、滑坡发生有何前兆?

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4)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5)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6)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7)滑坡前缘出现鼓丘;(8)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13、泥石流发生有何前兆?

泥石流发生前,沟内有轰鸣声,河流水位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14、崩塌、滑坡应采取那些紧急措施?

崩塌、滑坡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1)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2)在滑坡、崩塌体上方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3)事先制订好撤离路线和计划。 

15、如何躲避泥石流? 

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高处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16、如何躲避滑坡?

躲避滑坡应尽快跑出房屋,不应顺坡的上下方向跑,应该向滑坡两侧跑,跑到滑坡体外。

17、地质灾害防治有哪些法律法规?

地质灾害防治有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人民政府签发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