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紫阳县发改局关于《紫阳县“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 ||
索引号 | zyxzfzyxzfbgs/2021-4756 | 公开目录: | 解读政府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紫阳县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1年06月02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1年06月02日 |
内容概述 | 紫阳县发改局关于《紫阳县“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
一、《纲要》编制过程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于2019年6月初正式启动,2020年5月完成了《纲要》初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陕西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后,结合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对《纲要(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先后书面征求了各镇各部门、县级“四大班子”领导、“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建议,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期间,县政府三次召开推进会议,并把研究编制工作作为县长例会的固定议题;12月上旬,惠军民同志专题听取了编制情况汇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明确要求;2020年12月中旬,组织专家教授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评审论证。2021年1月以后,与全市的《纲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衔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经系统修改后形成了《纲要(草案)》,并报市发改委审查备案,2021年3月18日,《纲要(草案)》经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于2021年5月27日印发实施。
二、《纲要》总体把握
《纲要》起草的总体考虑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基本县情,在国家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对“十四五”时期全县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在《纲要》起草过程中,注重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中央、省委、市委精神和紫阳实际相结合;二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统一;三是坚持接续奋斗和开拓创新相协调;四是坚持挖掘优势和补齐短板相促进;五是坚持预期性和约束性相统筹;六是坚持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相衔接。
三、《纲要》主要内容
1.“十四五”发展基础与环境。《纲要》从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质效快速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新动能不断释放、民生福祉大幅改善七个方面,概括了“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国际、国内、西部、省内、全市和本县不同层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全县发展面临的形势,作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的总体判断。
2.“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持续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创新活县、惠民安县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优美紫阳,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能治理,实现高品质生活,奋力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3.发展远景和“十四五”目标。围绕二〇三五年基本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如下奋斗目标。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先行引领作用凸显,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富硒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成型。
——创新引领和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绿色循环、结构优化、效益良好、具有紫阳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开放发展形成新格局,参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营商环境跻身省市第一方阵。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科学论断深入人心,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全体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建成法治紫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改革发展各个方面,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突破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增强,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聚力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优美紫阳。
富裕紫阳。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富有紫阳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动力与活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建立。
文明紫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显著提高,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突破发展,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文明紫阳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充分彰显。
幸福紫阳。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和谐紫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优美紫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城乡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4.“十四五”发展主要任务。《纲要(草案)》提出了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形成“一带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经济布局。提升集镇发展水平,完善互联互通要素,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一核一圈多点”的城乡发展格局。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构建“三屏两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推进富硒产业、旅游康养“百亿级”突破,推动三产融合,构建符合绿色发展模式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振兴要素支撑,促进乡村全域振兴。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县城品质提升,建设特色精品集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五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统筹推进综合交通、水利、能源保障及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六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构筑“三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七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八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能级。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资本、创新资源与要素集聚,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能级。九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县委在全面依法治县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加快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平安紫阳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原文链接:https://www.zyx.gov.cn/Content-230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