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助推产业旺——紫阳人大助力产业建设项目掠影

时间:2021-09-02 10:27作者:李谢军 邹益山来源: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初秋时节,大巴山深处,海拔1200米的紫阳县瓦庙镇聂家梁上,一大片猕猴桃园林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丛丛的猕猴桃枝条上,累累硕果压弯了枝丫,园林里忙碌的果农穿梭期间,脸上绽放着丰收的笑容。

走进瓦庙,就犹如来到一个生态产业园。沿竹溪河而上,两岸山势逐次抬升。河沟里,有生态养鱼;山脚下,是矿泉水厂和养猪、养鸡场;山腰上,生长着大片的茶园;山顶上,除了近千亩猕猴桃园林,还有200亩烤烟和500亩中药材。“这一切都离不开县人大的长期关注和倾心帮扶”,谈到产业的发展,该镇群发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谯显军这样说。

近年来,紫阳县人大把助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任务,紧扣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出台了《助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监督产业项目工作机制,创新以“参与贡献、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为抓手的履职监督载体,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项目建设中的联系监督和“头雁”效应,形成全县上下合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教志作为包抓任河片区的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与镇村干部开展座谈,商讨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并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请到现场,提供政策解读和技术咨询,倾力帮扶发展中的资金困难,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同时,加大产业技术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职工开展对口技能培训。紫阳县稀硒泉水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骏谈起自身的发展,感慨的说:“企业发展之初非常艰难,是紫阳县人大调研掌握实情后,从寻找水源、化验抽检、铺管蓄水、修路通电、生产销售等方面一步一步协调帮扶,让企业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路子。”

目前,毛坝镇紫稀艾草厂、瓦庙镇稀硒泉矿泉水厂、瓦庙镇群发农业专业合作社猕猴桃生产基地和麻柳镇国蜂蜜饮料厂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当地一大批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与以往人大常委会视察督导相比,今年的产业建设项目督导视察更加注重问题和需求导向,围绕责任落实、要素保障、问题破解、建设质量等扎实开展监督。为了掌握企业关切和项目实情,全方位、多维度地了解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围绕10个市级产业建设项目,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2021年重点产业建设项目专题监督工作方案》,采取集中督查、专题视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紧盯产业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产业项目进展,查找问题的难点、堵点,群策群力破解问题 ,有效加快了产业项目整体推进速度。围绕县上的12个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充分利用代表本职工作岗位和所在行业等各方面优势,按照代表生活或工作地与产业项目实施地相邻相近的原则,组建了12个项目代表监督小组,紧盯进度滞后的产业项目,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查找问题症结,积极帮助项目业主想办法、出主意、献良策,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以清单的形式悉数反馈至政府及相关部门处理。

为确保县委关于重点产业建设项目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紫阳县人大围绕产业项目建设,成立了由5名常委会领导任组长、5名工委主任牵头负责、抽调部分常委会委员组成的5个监督工作组,负责对联系监督的产业建设项目开展日常督促检查,跟踪监督各个项目的推进落实。

点对点落实措施、面对面解决问题,有力有效的措施确保了紫阳县各个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如火如荼的推进。“重点产业建设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将聚焦重点产业建设项目推进情况,下一步通过组织开展专项视察、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专题询问等监督方式,把准经济运行的‘脉搏’,为实现全县产业项目建设‘开门红’,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紫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教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