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2021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时间:2021-03-10 08:25
文件名称 紫阳县2021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索引号 zyxzfzyxzfbgs/2021-1327 公开目录: 教育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紫阳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年03月1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年03月10日
内容概述 以德育工作统揽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全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载体模式,拓宽德育渠道,培育德育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以德育工作统揽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统筹领导

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中小学生意识形态正面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责任单位:教育股,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2.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市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责任单位:教育股、人事政办股师训教研中心、电教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3.健全落实机制。师训教研中心、各中小学校分别设立“德育研究中心”“德育研究室”“德育教研组”,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围绕深入推进德育工作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德智体美劳选择特色项目作为年度主抓重点项目,突出重点,聚力培育县域德育工作特色。(责任单位:教育股、师训教研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二、明确重点任务,务实创新推进

4.抓实德育常规管理。强化学校德育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常规仪式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落细落小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定,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建立完善重在小处、精在细处、落在实处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规范工作规程,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责任单位:教育股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5.推动思政课改革。实施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办好中小学思政课,评选培育“思政金课”,建立中小学思政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着力推动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责任单位:教育股、师训教研中心人事股电教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6.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强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度挖掘所有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育人元素,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强中小学学科德育融合研究,培育学科德育融合典型案例。(责任单位:师训教研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7.促进身心健康教育。着力推动学校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强化体育教学训练,提升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创新发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科学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国、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规范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等阵地建设,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加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与指导。(责任单位:人事股教育股体育股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8.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将主题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利用升国旗、入队、入团、入学、毕业及成人等仪式教育,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富有仪式感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责任单位:教育股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9.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推进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推广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各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基地,推进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多渠道拓展劳动教育资源。(责任单位:教育股、师训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10.发挥实践基地育人功能各学校要依托县内芭蕉口、东城门遗址,北五省会馆、焕古小镇、硒陶博物馆、农业园区等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全方位拓宽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社团、功能部室资源作用,建成一批立德树人基地校和体育、艺术等各类单项特色学校。(责任单位:教育股体育股、师训教研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11.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系统推进“三重融合.三全育德”德育实践研究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优秀德育校本课程案例评选活动,鼓励各校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德育科研,征集推广一批优秀案例。(责任单位:师训教研中心电教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12.培育德育品牌。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支持各学校培育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形成示范引领、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培育打造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基地校和德育典型实践案例。探索“互联网+德育”工作新模式。有序推广“德育作业”模式。(责任单位:教育股师训教研中心电教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13.精心组织课后服务。坚持因校制宜、尊重个体、丰富多元的原则,充分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班团队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精心设计兼具教育性、知识性、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课后服务项目,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合作意识、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确保课后延时服务落到实处。(责任单位:教育股、师训教研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三、强化督查考核,形成工作合力

14.建强学校德育队伍。聚焦育德意识和德育能力,加强思政课教师、团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研等岗位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坚持开展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完善德育骨干队伍提升机制,推进“三级三类”德育骨干体系建设。(责任单位:人事股、师训教研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15.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培育良好家风,提高科学教育子女能力。培育中小学家校共育创新示范基地学校1所。建立完善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制度,精准强化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关爱。定期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注重统筹社会力量,协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搭建社会育人平台。(责任单位:教育股安全股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

16.强化评价激励。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年度教育重点工作任务的督导考核内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系统优化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支持鼓励学校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推动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积极培育典型,积极选树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单位和个人,并予以奖励。(责任单位:人事股教育股、督导师训中心电教中心各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