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究了我县经济发展实际,就经贸工作“十四五”如何抓住机遇开好局、起好步有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一、学习心得感悟
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会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学习后深感振奋,特别是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要把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要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要扩投资、促消费”,“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等等,为我们立足岗位抓好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创新了方法,增强了新时代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决心。
二、贯彻落实思路
立足紫阳要素资源禀赋、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基础等,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动工业和商贸经济换档提质、积势蓄能、恢复增长,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全力推动工业加快恢复增长
一是下力气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坚持问题导向,摸清找准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精准破解难题,力促重点企业满产达效、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退库企业创造条件重新进规纳统。持续提升运行监测精度深度广度,坚持“周分析、旬研判、月调度”机制,强化协调服务。继续落实紫阳县帮扶企业“五个一”工作机制及“双包一解”工作机制,真正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二是下功夫提升工业发展质量。要把提升工业增加值率作为重要目标导向,加快向高端、高效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抓好高附加值产业培育,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指导企业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创新发展,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提升产出效益和盈利水平。突出选商择资,不提倡引进产值大、贡献小、效益差、有污染、带动就业能力弱的项目。
三要努力形成发展合力。围绕恢复增长首位目标,县工业专班办公室将继续加强统筹,深化台账管理、专班例会、事项交办及约谈提醒等机制,积极解决共性难题和重大事项。各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形成最大合力。
(二)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三大传统工业经过市场多年考验,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更要倍加呵护,突出改造提升,加快结构调整,放大集群效应。富硒食品要聚焦强基础、树品牌、促健康、保安全,在资源详查、基础研究、产品研发等方面继续突破,重点培育发展现代富硒食品工业。包装饮用水要打造“紫阳硒水.健康好水”区域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兼并重组,培育2-3户龙头企业,促其扩规模、强品牌、提质量、促销售、上水平。新型材料要紧扣生态环保要求,突出绿色主线,加快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端新材料和新型绿色环保建材。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工业。我县新兴工业尽管体量不大,但发展势头很好,是潜力和希望所在,要加大支持,促其快速成长。生物医药要依托紫阳地道药材、富硒食材与健康食品加工业的优势,结合地方特色足疗服务产业,以培育特色中药材产业为重点,统筹推进药材药物、医药保健及健康医疗发展。装备制造要突出智能制造导向,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整装能力和配套率。毛玩文创要配合做好扩量提能、品牌打造工作,强化衔接配套,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三)全力助推民营中小企业克难奋进
一是帮助民营企业渡过寒冬。我县民营企业发展先天不足,疫情冲击更是雪上加霜,急需拉上一把,助其走出困境。重点要念好增减降扶育五字诀。“增”信贷,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担保机构加大融资增信,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申贷门槛、不抽贷、不断贷,推广建立应急周转贷做法,努力缓解融资难题。“减”负担,深入落实惠企政策,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降”成本,支持企业享受供电和租金减免政策,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成本管控,巩固清欠成果。强帮“扶”,加强指导帮扶,分类全面支持,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育”主体,统筹推进“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坚持扶壮扶优、抓小放活,做多做强做优做大市场主体。
二是突出专精特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做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经初步了解,国家工信部三年将拿出百亿资金给予专项支持,省工信厅也将安排资金重点扶持。要引导企业紧抓政策机遇,对标对表提前做足功课,持续练好内功、做精产品、做靓品牌。做好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申报认定。引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和“五大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透明度,厚植良性发展沃土。积极构建“清上加亲”新型政商关系,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推广“企业吹哨、干部报到”做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支持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四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要加强本土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围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快提升,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聚焦实体经济、勇于创新进取、诚信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当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四)扎实抓好项目建设
一是持续提升项目质量。围绕产业基础精心谋划,突出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精准招商,以产业链招商为主攻方向,重点招引一批翻身项目。
二是加快推进建设实施。积极助推稀硒泉富硒蜂蜜水生产基地、锦久富硒食品产业综合开发、仁华变压器铁芯制造(二期)等6个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绿源建筑垃圾综合循环利用、苏秦富硒野油菜深加工、戴氏大龙彩钢板生产线3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帮助建成项目早日达产达效。
三是强化项目调度管理。按月监测统计上报9个重点工业项目形象进度,定期督查,坚决杜绝圈而不建、开而不动现象。
四是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及时研究解决土地征拆、融资贷款、招工用工等问题,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环境行为。突出抓好技改投资,指导做好备案,全程跟进服务,确保完成技改投资任务。
(五)强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
一是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力抓好石煤矿、民爆物品、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等安全管控,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力争重回“双零”目标。今年石煤矿监管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因省政府办公厅《确定事项备忘录》要求自然资源部门对煤矿企业到期的采矿许可证不再延续,省煤监局也出台新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实施细则,全县所有石煤矿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都将陆续过期或注销、暂扣,不再具备生产和建设条件,一律不得复工复产,凡是无证非法偷采将依法处理。
二是抓好生态环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殷殷嘱托,牵头抓好工业点源污染和“散乱污”企业整治,认真做好“三大保卫战”有关工作。石煤矿污染整治将被纳入省委环保督查和年度综合考核,落实推进任务艰巨,问责利剑高悬,务必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是防范化解其他风险。要妥善处置企业存在的债务融资、非法集资、信访维稳等风险矛盾隐患,谨防“灰犀牛”“黑天鹅”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植根于思想、落实于行动,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
二是强化思想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用好”上见成效。
三是强化组织建设。实施组织力提升行动,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国企党建水平,做到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责任落实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经贸干部队伍。启动模范机关创建活动。
四是强化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改进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时刻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群策群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良好作风保障工作成效。
五是强化廉政建设。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系统政治生态。